第24章 無奈的決定(1 / 2)

“嗯!”

蔡銘輕輕點頭,他沒的選擇,除非他想死。

蔡銘自然不想,好不容易重生穿越到讓自己熱血沸騰的東漢末大三國時代,他可不想就這樣窩囊的一事無成的被張讓整死,最後還要連累親戚朋友。

做此決定前,他想到了兩個人,一個是曹操,一個是荀彧。

曹操身為宦官中常侍曹騰的孫子,能夠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慢慢的為士人接受,甚至是敬重;荀彧娶了中常侍唐衡的女兒,猶自能夠成為享譽天下的名士。沒道理自己這個有著後世知識,兩世經曆的穿越者會不如他們。而且蔡銘知道要不了多久天下就要大亂,到時後更多的比拚的還是實力和能力。隻要自己有實力又有能力,三姓之奴的呂布都能得到陳宮等士人的投效,米賊張魯都能夠得到漢中世家的擁護,自己有著先知先覺的眼光還會招不到可用之人。

而且每一個亂世都是一個禮蹦樂壞的大動蕩時代,這個時候生存成了第一要務,在生存地的前提下展現才華是大多數士人的渴望。孫策下江東何曾有過大義,然而投靠他的世家大族,名士大儒不知凡幾,為何?江東需要士人需要一個有能力的君主來保護他們的生存,江東孫氏有實力有能夠展現他們才華的大舞台。

所以雖然同張讓聯姻,會在一段時間內讓自己在是人間名聲掃地,但還沒有到,因為名聲不好而丟掉生命,因為名聲不好就什麼也做不了的地步。麵對大時代的到來,不管是自己也好,那些士人也好,需要麵對的兩難和抉擇將會有很多很多,這隻不過是才剛剛開始罷了。

當然蔡銘也知道,一旦做出這個決定,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自己等人在洛陽的日子會很難過。但是這又如何,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這或許是每一個想要成大事的人所必須經曆的陣痛。自己就當作是對自己的一個考驗,隻要自己堅持下去,用行動來告訴士人,投身侍賊,也是一種大義,慷慨殉節易,從容赴義難!就算是自己成了張讓的女婿,也是瑕不掩瑜,也改變不了自己作為士人,一心為民,拳拳報國之心。

不過在此之前蔡銘還要做一件事,盡可能的為即將到來的筆誅口伐略留一點餘地。

蔡銘將自己的說法,同杜畿等人一說,眾人都深表讚同,認為此事宜早不宜遲,當趕在張讓將消息散布出來之前找張讓說明。

出於對張讓會將自己要與他聯姻的消息散布出來的擔心,蔡銘不敢耽誤,讓杜畿他們謹守口風,不能將這個消息泄露出去後,馬上乘坐自己家的馬車,匆匆的趕去張讓府。

進到張府,張讓見蔡銘去而複反,不由問道:“你這麼匆匆忙忙的趕回來,可是已經做好決定?還是說你想趁機自抬身價,想要提什麼條件”張讓說道後麵越來越嚴厲,聲音也越來越冷。

蔡銘卻不以為意,以張讓的性子,能這麼同自己講話已經是給自己麵子了。不過既然已經打算要同張讓聯姻,蔡銘也就不再害怕他,當下淡然回道:“不錯,我已經想好了,能得張公和貴孫女青睞確實是蔡某的福氣,這等好事,隻要我蔡銘不是傻瓜就沒有道理拒絕。”說道這蔡銘停了一下,看著麵色舒緩,略露喜色的張讓繼續道:“不過張公可能不知道,就在後天以袁氏兄弟為首的太學士子要在退思園舉行的文會,還邀請了不少當今名流,我也受到邀請。我想張公可能也知道這次文會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主要是為了為難,考較我這個新晉博士。”

張讓微微點頭道:“既是太學生牽頭舉辦的文會,又特地邀請了你,可見其意確實是為了要為難你。有那麼多太學士子,還有當今名流的話,若是一意要為難你的話,卻是很難應付,如果你不想參加的話,我可以安排把它攪黃了。”

蔡銘搖了搖頭,自信的笑道:“張公不必如此麻煩,不是蔡銘狂妄,那些所謂的士子、名流蔡銘還沒有放在眼中。我是希望張公能夠暫時守住我們聯姻的消息,否則的話,雖說這話不是很動聽,可張公應該知道那會讓我很被動,我希望能在與令孫女結為連理之前能夠在文會上有一場轟動洛陽的大勝,這對我很重要。所以還希望張公能夠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