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意外驚喜(1 / 3)

“這已經是第五個反悔了的太學生了。”

蔡銘苦笑著對鍾繇說道。

之前蔡銘總共征召了九個太學生,十九個鴻都門學的學生。但是自打靈帝收回蔡銘的三千精兵之後,短短三天就有五個太學生反悔,三個鴻都門學的學生反悔。這麼多人反悔,擺明著不看好自己,多少讓蔡銘有些失望。

鍾繇也有些鬱悶,同樣苦笑著笑了笑搖頭道:“人心不同,各如其麵。趨利避害乃人之本性,在他們看來米賊勢大,能不能平定,本就有所疑慮,自當求其安便,豈有為未知富貴願觸冒死禍。”

蔡銘也知道這個理,隻是知道是一回事,但是心理麵接受又是另外一回事,冷哼道:“都是些目光短淺之輩,像那些無組織無紀律的米賊別說不過數萬,就是十萬二十萬,我也不放在心上。有道是富貴險中求,他們連這麼一點風險都不願意承受,隻想著坐享其成,那有那麼好的事。”

蔡銘正說著,就見派出去打探張遼的消息的下人回來。

那人看到有其他人在就要到蔡銘身邊像蔡銘單獨回報。

蔡銘罷了罷手道:“這裏沒有外人你有什麼事就直說吧!”

那人聞言道:“主人讓關注的張遼將軍已經回到洛陽了。”

蔡銘大喜道:“張遼回到洛陽了?”

下人回答道:“是的主人。就在剛才張遼將軍帶著新征的一千丹陽兵回到洛陽。”

蔡銘得到下人的確認後,高興地喃喃自語道:“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啊!你總算沒讓自己失望,趕在自己離開之前回來了。”

蔡銘揮手讓下人下去後。鍾繇看蔡銘高興地樣子,不解的問道:“這張遼是何許人,讓易之這麼在意?”

蔡銘道:“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人也。本是聶壹之後人,為了避乖辟怨,遂改張姓。張遼年十六便已舉郡吏。並州刺史丁原以張遼武力過人,召其為從事,命遼帶兵到洛陽,後又被何進招入北軍,為軍侯,被遣往河北募兵。”

“沒有家世背景,在先祖獲罪的情況下,能夠先後被郡守,刺史關注,十六歲就被舉為郡吏,十八歲就擔任軍侯,也確實是不簡單。”

鍾繇聽到蔡銘介紹張遼後說道。

不過鍾繇還是不解,像這樣年少有為的少年,洛陽並不少。更何況張遼還隻是個武人。因此鍾繇實在是有些不解蔡銘為何會對他如此關注。要說蔡銘缺少戰將,也不對,就鍾繇所知道的,蔡銘本身就能文能武不說,家中執事黃忠,麾下徐晃,高覽都有著萬夫不當之勇,傅彪,傅彤,劉辟,龔都,張達甚至楊歡也都武藝不凡。

鍾繇的不解蔡銘自是看在眼中,隻是張遼此時還不過是初出茅廬的小夥子,根本就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戰例功績可言。自己總不能跟鍾繇說他是未來五子當先的魏五子良將之首,威震逍遙津以七千人大敗孫權親率的十萬大軍,可止吳國小兒夜哭的名將,著名的戰術家。

蔡銘正有些尷尬的不好像鍾繇解釋,又有下人來報說有人在門外鬧事。

蔡銘不由得鬆了口氣,暗道來得真及時,忙問門子道:“知道是什麼人嗎?”

門子回道:“還不知道,來人有兩批,還沒有獻上拜帖就在門口吵了起來,隻是其中一個大叫著說是來應征的要主人親自出去迎接他。”

“哦,是主動來應征的,並且點名要自己親自去迎接。”

蔡銘大感有趣,這個時候還有人主動來應征,不管是什麼人,就憑著他這種勇氣,自己也該主動去迎接。

蔡銘像鍾繇告罪道:“元常請稍候片刻,我這就去看看,說不定真能迎得一位大才呢?”

鍾繇卻並不願意一個人在這裏幹等,而且也確實想去看看是什麼人物,於是笑著道:“我陪你一起去吧!我也想去見見這個時候還敢主動送上門來的人物。”

兩人來到門口後,就見門口一左一右對立站著三人。

左手一人黑袍長須,手持一把素紙折扇,腰間還別一大號的黃皮葫蘆,看上去頗為怪異。

右手邊有兩人,為首者是一個年過半百的彪形大漢。此人雖然已經年過半百,但是氣質卻是剛猛絕倫,給人一種燕趙豪俠的慷慨英氣。站在他後麵的青年雖然也是一副遊俠打扮,看上去卻是豐采高雅,威嚴有度。

兩人雖然是遊俠,腰懸寶劍,身材體量看上去都極為彪悍。但是此時卻像個受委屈,被欺負了的小媳婦一樣,敢怒而不敢言的,極為憤怒的怒視著左手邊那人。

兩人受委屈的樣子看得蔡銘極為想笑。但是蔡銘隻是略一打量,就笑不出來,眼睛發亮的盯著為首的大漢,暗道:“此人絕對是個高手,而且是高手中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