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銘最終還是未能等到女兒周歲的那天,在靈帝的一再催促下,不得不啟程趕赴巴郡。
這段時間蔡銘每天拉長脖子,等候那些之前征辟的人才。可是不知道是不是之前收的戲誌才與張遼,將蔡銘的好運用光了,一直到蔡銘出發的這天在也沒有人來主動應征,之前發出去的那些征辟文書也如石沉大海。
要說蔡銘也算是下了本錢許下重利,並且廣撒魚網,足足發了數十份征辟文書,可惜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因為接到征辟文書而前來會合。
因為先知先覺的記憶,蔡銘所征用的無不是未來的傑出人才。
謀臣方麵,征用荀彧,荀諶,辛評,辛毗,陳宮,審配等人皆被拒絕;而程昱,董昭,田豐,沮授,張昭,張紘,華歆,邴原,管寧等人也不知道是路遠怎麼的至今沒有回信。
武將的征用也好不了多少,因為此時的武人不同文人,就像蔡銘征辟的那些謀士大多已經是名聲顯露的名士,或少有才名的地方才俊,因此很好找;而武人大多地位低下,出身又不好如陳留典韋不斷出身不好還成了殺人犯,就算蔡銘發出征辟文書,也未必能送到他們手中;少數幾個如常山趙雲,東萊太史慈等既知道具體地名,且本身在地方頗有威名的,又離得太遠,到現在也沒有音信;譙縣許褚雖然近,且也算是世家子弟,但不知為何也沒有回複。
因此蔡銘隻能帶著對那些著名謀臣名將的渴望,以及不能為女兒過周歲的愧疚中,在靈帝劉宏的一下催促下,帶著戲誌才等人啟程赴任。
蔡銘這次赴任,並沒有一次性將那些征辟的屬官都帶上,而是提前安排好分為兩批。
第一批自然是由蔡銘帶頭,隻帶了戲誌才,鍾繇,呂岱,劉曄,滿寵五個文士,隨行的武將也隻有徐晃,張遼,曹性,成廉,劉辟,龔都,張達七人以及原先就追隨蔡銘到洛陽的十二侍衛。
第二批,蔡銘讓他們在洛陽在等旬日,看看有沒有征辟的人趕來回合。十日之後,不管有沒有人來都由杜畿帶隊,黃忠,高覽帶著兩百近衛護衛蔡銘那些弟子,以及應征的那些士人,太學生士子,鴻都門學士子等人同赴巴郡。
最後由王越帶著一幹在洛陽從新招集起來的弟子和傅彪護衛張瑛等家人回暫時回到蔡陽,之後蔡銘還留下錦囊讓王越在完成護送任務後在規定時間打開錦囊,自有秘密任務交代。
安排好這些之後,又像姑母,張讓,盧植,朱雋等人一一辭行後,蔡銘帶著一行二十五人很低調的出了洛陽城。
出了洛陽之後,大家都有些不舍得駐足洛陽城門外,觀看著洛陽那高大雄渾的城牆,以及那城門口川流不息的人群。
眾人之中,屬鍾繇在洛陽呆得最久,因此在看洛陽時鍾繇頗有些不舍,感歎道:“這一去,不知要多久才能回到洛陽了!”
蔡銘有些好笑的說道:“元常這是對洛陽不舍,還是對嫂夫人不舍,看不出元常也有這般兒女情長,思舊戀家的一麵,這才剛離開就想做什麼時候回來。”
鍾繇並沒有因為蔡銘的取笑而不好意思,反而問蔡銘道:“難道蔡銘就不想嗎?在洛陽帶了近十年,洛陽就是第二個家,這裏不但有患難一共的家人,還有曾經的宏圖夢想。”
蔡銘被鍾繇說得也有些感慨道:“我到洛陽也有六年,六年中不但由一個一名不文的稚嫩庶子成為現在的將軍,太守,而且有幸福美滿的家庭,有了可愛粘人的小丫頭。就這樣離開怎麼會不舍,不過也不用過多久,等我們在巴郡安定下來,就將瑛兒他們和嫂夫人一起接到巴郡來。”
其實蔡銘很想回答他,可能很長一段時間這裏包括鍾繇等大多數人是不可能回到洛陽了。而且就算在回洛陽,洛陽也已經不是現在的洛陽。
“洛陽隻怕也太平不了多久了!”
一旁自顧自喝著酒的戲誌才突然插話道。
鍾繇和呂岱等人俱都不解的看著戲誌才,隻有劉曄若有所思,稍候微微點頭表示讚同。
蔡銘也是大為驚訝的看著戲誌才,自己知道洛陽時因為曆史,不知道戲誌才又是如何看出的,不愧是後來為曹操所器重的謀主,在其死後更是發出感歎:自誌才亡後,莫可與計事者。
滿寵最是年少,問道:“黃巾以平,就連西涼叛亂也為張太尉說平定,現內有大將軍主政,外有黨人清流從新被啟用,正是上下一心,謀求中興之時,怎麼可能會有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