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掌控巴郡 上(1 / 3)

亂碼一般出現在繁體版下,您可以嚐試切換到簡體版進行閱讀。

????中平三年,公元186年,農曆十月中旬,蔡銘班師回到江州。與此同時由杜畿帶隊,在黃忠、高覽護衛下的第二批人經過一個多月的跋涉也到了江州。

????將近兩個月未見,杜畿,蔡雲、楊希、傅彤、徐階、黃敘幾人都迫不及待的希望見到蔡銘,在知道蔡銘出征後沒回來後,都巴不得能夠直接殺到閬中去見蔡銘。因此在得到消息蔡銘在這幾天可能會回來後,每天都在城門口等著。

????“大哥。”

????“師傅。”

????遠遠的看到蔡銘的大軍出現,杜畿等人就打馬迎了上去,興奮的圍到蔡銘身邊。

????“伯侯、瑾龍、公禮、衛國、公琰、呈孝你們來了。”

????蔡銘看到杜畿幾人也是十分激動,忙打馬迎了上去,高聲笑著一一同幾人打過招呼。

????簡單寒暄過後,蔡銘問道:“伯侯你們什麼時候到的,路上還順利不?怎麼到現在才來?”

????“三天前,一路上都還好沒什.麼大麻煩,就是人多了點,一路上補給耽誤了不少時間。”杜畿微笑著說道。

????原來杜畿他們在三天前就到了.江州。隻是那個時候蔡銘出征閬中還沒有回來,江州隻留下鍾繇,呂岱等人主事。

????本來如果沒有耽擱的話,他們.本來早就應該到達。隻是因為擔心巴郡米賊未定,杜畿等人記住著蔡銘的交代,寧可晚一點到達都不能讓他們有所損傷。因此一路上都是一邊走一邊打聽前麵所經各縣的情況,隻有確定前麵米賊平定之後才會安心趕路。在加上車隊人員眾多,一路上經過各縣時都要停下補給,這就使得原本一個月的路程足足走了一個半月,直到三天前才到達江州。

????“人多,難道後麵又有不少人應征?”

????蔡銘聽到是因為人多耽誤了時間不憂反喜。

????“嗯!是增加了不少。”

????杜畿一邊走一邊更蔡銘講述在他離開之後的事。

????在蔡銘走之後,杜畿記著蔡銘的交代繼續等候可.能趕來回合的應征人員,同時繼續主持洛陽的征辟工作繼續拉攏更多的士子。

????杜畿的這十天並沒有白等,在這十天,又先後有三.位蔡銘征辟的士人前來會合。這三人分別是兗州東郡東阿人程昱,潁川陽翟人棗袛和,潁川定陵人杜襲。另外還有原太學士子,孝廉郎張宇、朱晧和應邵等主動前來投奔。此後,由於他們的帶動後來又先後有數名太學士子和十數名鴻都門學士子前來投奔。使得原本還擔心會空耗時間讓兄長失望的杜畿大為興奮。

????應蔡銘征辟前來會合的三人,程昱自不用說乃.是東阿名士,曹操的五大謀士之一是蔡銘最想征用的幾個人之一。棗袛雖然因為英年早逝在演義和三國誌中名聲不顯,但是其忠誠能幹,任勞任怨品格堪稱人臣楷模,尤其是其首倡的“屯田製”在中國社會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發展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本來蔡銘還想把與他一起為曹操主持屯田的韓浩,任峻一起征用,可惜兩人好像並不看好蔡銘,並為應征。杜襲出身名門世家,曾祖父安,祖父根,著名前世,與鍾繇家族世代交好。不過在蔡銘的印象中卻並不深刻。是蔡銘像鍾繇詢問潁川人才時,鍾繇推薦給他。蔡銘也知道三國的人才多如恒河之沙,自己不可能都一一記得,杜襲既能是鍾繇看重的人才,自己的記憶中也有此人的名字,想來能力不凡,自然不會放過。

????三人中,棗袛和.杜襲都還年輕才二十來歲。棗袛因為出自寒門,沒有機會很難出頭;杜襲則是有鍾繇的關係,因此能夠應蔡銘征辟並不奇怪。

????唯獨程昱的應征頗具傳奇。

????程昱乃東阿名士,特別是黃巾起義時聯合當地大戶,勸說打算逾城逃走的東阿縣令留下,助其保全東阿之後更是名聲大震。而且此時程昱已有四十六歲,又是世家出身,早已經過了熱血衝動的年齡,不管出於哪種考慮都不會輕易應蔡銘的征辟。

????程昱之所以會應蔡銘征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古人對天命的敬畏以及東漢流行的讖緯之學的影響。

????程昱本名立,少時常夢上泰山,兩手捧日,甚覺奇異。後黃巾亂起,深俱戰略眼光的程昱亦看出大漢天下將亂。心想:日者天也,自己有托日而起之奇瑞,或將應在日後之明主身上。遂改名為程昱。

????巧合的是,就在程立改名為程昱還不到三天,就接到蔡銘的征辟。在征辟文書上赫然寫作程昱的名字。程昱大為驚訝,自己改名還不到三日,就是東阿很多人都不知道,遠在數百裏之外的蔡銘怎麼會知道,而且看征書的日期顯然在自己更名之前就好像知道自己會更名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