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回、赤子漂身江湖客,太叟演說八大門(3 / 3)

正乾道長骨骼清奇形像極佳,加上早年走南闖北業務能力高超,在道觀裏幹的十分滋潤,後來還當了那家道觀的觀主。大伯梅正乾是道士,但大伯的兒子可不是,他兒子是梅家原的現任村委會主任。

梅溪的二大爺名叫梅申守,擁有各種各樣的專家學者頭銜。他早年是個江湖郎中,主攻祝由科,治療跌打損傷很有一套,順便還銷售自製的大力丸與秘方藥酒。後來年紀大了回鄉,與做藥材生意的兒子一起住在附近的縣城,經常在廣播節目中以某專家學者的身份做特邀嘉賓,偶爾也冒充各種慢性病的中老年患者,往電台、電視台打電話,在節目中聲情並茂的誇獎某某產品療效神奇等等。

梅溪的三叔名叫梅正辛,是一位民間藝術家。三叔家人丁興旺,是民間曲藝團兼雜技團兼馬戲團。梅溪和三叔一家人最親了,他剛被抱回梅家原時,三嬸也剛剛生了孩子奶水足,還喂了他幾個月的奶。梅溪小時候跟著三叔家的表演團趕過附近的不少場子,主要幫忙搞一些劇務工作,還學會了一門表演藝術——耍猴。

現代城市裏的孩子恐怕沒有見過傳統的耍猴了。耍猴人敲小鑼唱戲文,大猴小猴穿著花衣服,叼著各式各樣特製的小麵具,隨著耍猴人的戲詞和吆喝做動作、翻跟頭。進入新世紀之後,三叔家的班子已經不耍猴了,在全國各地民間舞台穿插趕場表演民間藝術。

舊社會耍把戲要有功底的,梅溪小時候和三叔練過武,盡管是莊稼把式,強身健體的效果也是不錯的,他還學會了一門絕技——打猴鞭。據說這套雜耍的鞭法想完全學會很難,三叔的親兒子都沒有學全。

四姑家的表兄名叫遊祖名,是一位考古學家。四姑嫁到了不遠的鄰村生了表兄,表兄辦了個小窯廠,生產的不是磚頭,而是技術含量很高的工藝陶瓷,用各種手段做舊還帶有各朝各代的簽記。他們家不負責銷售,總有各式各樣的古董販子上門來收購。

四姑家在當地算是比較富裕的,雖然嫁到外村但梅氏族人的良優傳統還在,子弟成年後要自食其力,表兄的兒子遊成基去年闖蕩到北京,曾經在中關村一帶做電子產品生意。他經常用一雙純潔的眼睛掃視著街頭的行人,不失時機的上前問一句:“先生,要生活片嗎?”前一段時間因為迎接奧運會管理較嚴生意不好做,又流竄到潘家園古玩市場替人看攤去了,也算是為繼承家族事業積累專業知識。

梅溪的五叔名叫梅正金,是一位地理學家。五叔是遠近聞名的風水大師,過去有一段日子曾經混的不太好,一度南下在幾家裝修公司打過工,但近幾年發達了。方圓百裏之內不論是建陰宅擇地還是建陽宅奠基、公司開業、商廈裝修等等都會請他老人家看一看風水氣數以及物件安放,五叔漸漸名震一方。到梅溪上大學前,五叔曾去香港進行“學術交流”活動,回來之後已經不親自出門看風水了,這些業務都交給他的兒子打理。

梅溪的六叔名叫梅正齊,是一位氣功大師。六叔八十年代曾經風光一時,在全國各地辦過不少場培訓班與學習班,屬於先富起來的那一批,後來這種買賣不好做了,改行與二大爺父子一同在城裏做保健生意了。

梅溪的七姑與七姑夫一對夫妻都是跨專業的博士後導師。他們向全國各地頒發各種證書,本科的、碩士的、博士的甚至博士後的,範圍涵蓋了全國各大知名院校。而且證書的種類不僅僅包括文憑與職稱,隻要你通過渠道訂購,出生證到死亡證都能提供,價格公道、品種齊全、包您滿意。

這些人就是梅溪的親戚們,除了做“生意”之外,他們在梅家原也種田,但此處人稠地狹,雖然風景不錯卻是窮山瘦水,所以大部分時間還是走江湖。就是這些人互相幫襯著把梅溪拉扯大,梅溪從小就勤快,一旦有空或放假,不是上補習班做習題而是跟著這幫親戚出門張羅買賣,打個下手或者偶爾做個托什麼的,一來二去也了解了很多門手藝活。

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會是個什麼樣的孩子?讓人聯想起古龍小說《絕代雙驕》中,那個惡人穀中培養出來的江小魚,別看梅溪年紀小也是老江湖了,他絕對有能耐不動聲色的把人賣了,被賣者還能笑眯眯幫他數錢。不過梅溪可從來沒幹過這種事,有能耐的人未必要幹壞事,就像身懷絕技的高手大多不會是殺人狂,梅溪自問還是想做個好人。

他這樣一個來曆不明的“棄嬰”被養大成人,不僅溫飽無憂還能考上大學,在梅溪眼裏鄉親們都是好人。但梅溪也不是傻子,長大之後經曆的事情多了,也知道親戚們都在幹什麼——這一村的好人在外麵也是一窩典型的騙子!

這個想法在他的心裏藏了很久,卻又不好公然說出來,一度讓他感到十分困惑。梅太公人老成精,當然看出來了梅溪心裏在想什麼,主動對他把話說開了。梅溪因此才知道原來鄉親們的買賣還各有講究,可以稱為江湖八大門。而這江湖八大門,在古時並非都是如今這種走江湖騙錢的手段,其中各有高深莫測的真本領。

那是在梅溪初中畢業後暑假的一天,剛剛學全了三叔所傳的打猴鞭,過兩天就要到城裏上高中了。這天下午幫太公砍完柴挑完水收拾好院子,太公招呼道:“梅溪,別忙了,去河邊給我舀一大碗河沙來。”

梅溪很奇怪的問:“太爺要沙子幹什麼?”

梅太公笑的有些神秘:“弄一盤下酒菜,讓你陪太爺喝頓酒,就別問了,快去河邊舀沙子吧。”

裝一碗河沙當下酒菜?梅太公這人做事經常很古怪但從不莫名其妙,他會怎麼弄?梅溪心裏也好奇的要命,捧著大海碗一路小跑去河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