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回卷:逍遙遊 343回、無邊環天諸世界,孤家羽衣獨登台(1 / 3)

諸天世界環繞封天台都出現在什麼方向?沒有方向,這裏是仙界,無法以常人的概念來衡量,諸天世界所麵對的都是白玉門坊,門坊後是一片百丈廣場,廣場的另一頭是鋪雲長階,沿長階可以登上原靈宵寶殿所在,現立著無字巨碑之處。

封天台出現,諸天世界齊聚,無邊玄妙方廣世界所有修士都被驚動了,看見封天台的時候,無形的仙家妙語彌漫而來,自然就明了事情的始末。

鍾離權鬆開了手,提溜轉飄身形向廣場中央的梅振衣飛去,然而在門坊下卻似遇到了無形的阻隔,這咫尺之距永遠也飛不過去,無論如何施展法力,身形仍留在原處。看來如今這個廣場不是想進就能進的,修為不到越不過這道門坊。

進不去也沒關係,站在外麵看就是了,封天台就在諸天世界的中央,站在長階下的廣場上能以神念向諸天說話,也能聽見諸天修士的仙家妙語。

有修為越過門坊的眾仙家也沒有全進去,眾金仙對望一眼,瞬間達成同識,走過去太乙、玉鼎、東華、碧霞、雲中子等五人。

青帝與波旬也越眾而出,走到了廣場中央。

梅振衣朝萬壽山世界以神念傳音道:“諸天齊聚相商,萬壽山何議?”

“萬壽山求清靜無牽,避亂於仙界,諸天齊聚共立新規,若與清靜無擾,萬壽山眾仙家無異議,自當遵從。”鎮元大仙的聲音自神念中傳來,他本人卻沒有露麵。

“鎮元子,你無意登封天台嗎?”青帝突然問了一句。

“是的,我不登台。”鎮元大仙答道。

“波旬為我等見證!”、“青帝為我等見證!”自在天世界以及形形色色的孤辟靈台世界中,諸仙家的神念紛紛傳來。

號角聲響起,門坊外有彩虹般的光環出現,天使長米迦勒率先自光環中走出,身後有四位大天使跟隨,除了烏利爾、拉斐爾、雷米勒之外,最讓人吃驚的是,羅含也穿過門坊來到廣場上。他就是當年在正一三山為諸金仙、菩薩開講《一神論》的那位景教修士,沒想到如今已有這般成就。

幾位大天使來到廣場中站定,向梅振衣撫心行了一禮,梅振衣稽首還禮,再向門坊外一招手,提溜轉的身形中飛出一柄十字闊劍,穿過廣場出現在他的手中。

梅振衣捧封印之眼上前道:“這件天國聖物是大天使沙利耶遺落人間,當時已有損毀,青帝托貧道修複,如今物歸原主。睹物思人,這一場天人之亂應當斬斷死結,莫再使前事重演不休。”

“多謝梅真人,多謝青帝!今日天國願與共商,隻求所立新規莫違天主指引。”米迦勒接過了封印之眼,轉身竟把它遞給了羅含,意味著羅含將是執掌這一聖物的大天使。

此時傳來梵音鳴唱,門坊外祥雲中三朵蓮台湧現,走出了三位大菩薩,穿越門坊來到廣場中,而原先門坊下的韋馱天與鬥戰勝已經退回佛國本座。佛國來者的是俗稱的“西方三聖”,小和尚法舟為首,左右跟隨大勢至與觀自在,與梅振衣都是老熟人了。

梅振衣與眾仙家迎麵行禮,心中暗道佛國來者似乎少了什麼人,念頭剛起就見法舟走到米迦勒的麵前,取出一柄銀色的戰斧道:“這是天國尊者米迦勒遺落於佛國,亦物歸原主,誠如梅真人所言,望斬斷此結莫演末法之亂。”

米迦勒接過秩序之刃,眼中似有悲憤之意,默然片刻卻隻問道:“不動尊明王何在?”

法舟歎息一聲答道:“不動明王與加百列鬥法,加百列尊者隕落,明王形神受損亦重,雖不至隕落但也發願重入輪回見證堪悟,已離佛國本座。”

需要解釋一下仙家本尊法身重入輪回的種種區別。

其一是像東華帝君下界托舍為狄仁傑、雲中子下界托舍為仰定岩那般,就是為一世見證,在輪回中並不知仙家事,靈台中卻有著願心留印指引,不論修行成與不成,一世盡後仍然回歸仙界本座,這其實並不算真正的重入輪回,隻是在輪回中走一遭。

其二是像韋曇、玄奘、李太白那般,發願下界自入輪回,若一世盡宏願心未證圓滿,就算修為再高,仍然托舍輪轉,若宏願心終不可證圓滿,甚至永墮輪回之中。譬如玄奘曾輪轉九世才證大乘天菩薩果,而韋曇一世能證,則得到了梅振衣的莫大幫助。

但這種輪轉之身帶著前世的福緣,同時也有願心留印指引,雖無仙家神識卻明晰所欲所求,在世修行其精進超乎想像,不僅僅是指神通法力而已。一旦求證圓滿則歸天複位,輪轉中的見知也是修行。

其三發願重新修證,就如不動尊明王一般,這種情況很特殊也很少見,擁有靈台造化之功的仙家才能辦到,無法一概而論隻能具體而言。比如不動尊明王形神受損極重,靈台造化開辟的世界也損毀頗多,他可以選擇在佛國修煉而複,但也可以選擇再入輪回,而此時靈台造化而成的世界也消失了。

托舍為凡人一切從頭開始,仙家見知封印,唯留前世的福緣玄妙。若他能夠在輪轉中再次超脫輪回的話,仙家靈台見知也會恢複,而重新造化的靈台世界可能會大不一樣,甚至連修行發端都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