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家妙語聲聞中介紹了此物叫句芒之心,包含清風修行中所有的神識見知,以及所證青帝的形容心境凝結而成,化為一件與形神一體的神器。若天條不立,青帝則帶著句芒之心自斬,若天條得立,青帝將拋去句芒之心自斬。
句芒之心包含著青帝修行發端源起,以及最終所證的心境,若自斬時拋去了這些,他不可能證入玄之又玄的境界,絕對會洗盡神識法力再入輪回。
除非與此刻青帝一樣求證金仙大羅之境,否則就算得到此物,誰也不知句芒之心中包含著什麼?若有金仙大羅之境,頂多也是了解到多年以前有一位叫青帝的仙家所經曆的故事,清楚了他當年的大宏願。
就算青帝有幸於輪回中化生,後來“人”又得到了句芒之心,也沒有什麼意義,因為那時他已斬落於輪回中,句芒之心隻是一件別人的物品,與其它人得到沒什麼兩樣。
青帝的仙家妙語聲聞中還有最後一句交待,自斬之後連他自己也不知結果如何,若句芒之心不回,就算生而仙身,譬如明月仙童或蓮華生大士那般,他也不再有一絲仙家神通法力。
“這些,夠不夠護天條之威嚴?若此天條不立,波旬,我自斬之前先斬落你,管他自在天世界崩不崩壞。”青帝手持句芒之心再度說話,此時語氣中沒有多少威嚴,淡然如風的柔聲細語。
波旬連退三步,臉上竟有懼意,低下頭不敢仰麵於青帝對視,再也沒有言語。青帝的神色莫名有些疲倦,輕聲的問了一句:“我已擬天條三則,諸天世界是否立願共守?”
以仙家心境,此刻若不反對,就必須立願,諸天世界所有仙家神念一起發出,這其中當然也包含梅振衣的神念。立願共守天條,等同送青帝斷緣自斬,但梅振衣亦深深無奈,他自問——這三則天條,是否立願共守,答案當然是立願。
手中的金擊子突然一鬆,那股定住他的大法力消失了,不是青帝收了法術,而是青帝已不在,同一瞬間梅振衣立願的神念發了出去。有一物莫名無形,為仙家形神一體所化,從梅振衣的靈台中自然被斬落,滴落在捧著金擊子的手上。
那是仙人淚!
青帝隨手拋出了句芒之心,這一物從封天台落到了廣場中,正砸在梅振衣的身上,卻似無形無質穿仙身而過落,又穿過明黃玉鑿建的斬仙台,落入無邊玄妙方廣世界,最終不知落到何方。
看見這一幕,很多前輩高人已經反應過來,青帝的修為確實已經突破了金仙大羅之境,但卻沒有像大天尊那樣證入玄之又玄的境界,他曆劫未成被斷緣而斬。真仙證金仙需發願曆化形天劫,金仙欲突破大羅之境也需發混成願心曆劫。
這一劫不知何名,眾仙家不知何妙,也許一切都是緣法?登上封天台擬天條就是青帝的求證,雖明知結果他還是上去了,斷緣斬落輪回,不論是自斬還是被斬,也許並無區別。
青帝是曆劫失敗還是曆劫尚未圓滿?誰也說不清。但不論是清風還是青帝,已永遠不在,就如這番天人大亂中被斬落的其它仙家。
句芒之心落下,青帝的身形也化為一陣清風散去,封天台上無數銀絲飛舞,分不清是羽衣的光芒還是他的長發,散盡之後再無一絲痕跡。
青帝斷緣自斬的前一瞬,金色的眸子深深的看了梅振衣一眼,梅振衣竟然讀懂了他眼神中的含義,靈台中就似聽見一番話語:“在這一刹那,終於看透你,以我全部的神通法力,此刻這一瞬玄之又玄不可思議大神通,和你開個玩笑,也幫你一個忙,否則你很難求證金仙極致境界,難解來處、去處。
你也幫我一個忙,除了此前所托,請你向明月傳一句話,清風曾守望明月一千二百年,她若願意,也可守望一千二百年。一千二百年後會有人登上九天玄女宮,不是青帝也不是清風,我也不知是誰,她若不願見,那就不必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