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台下有點亂了,眾人議論紛紛,原來真的可以在這裏打架,正一門想幹什麼,不怕把這處洞天福地毀了嗎?還有不少人像屢歸塵一樣開口喝問,有的已經亮出法器盯住了仇家。
此時應願發出一聲長嘯震動三山,把眾人的嘈雜聲都壓了下去,隨著嘯聲有二十八名青衣道士魚貫入場,每人背一柄長劍,手捧一盞青玉蓮花燈,列成陣勢把整個大平台的演法場中央給圍住了。眾人不解其意,紛紛住口看向台上。
應願麵有慍色,嗬斥道:“諸位都是求超脫的修行高人,非市井尋毆之徒,豈能不知修於行止?若了結恩怨,便出場交待清楚,斷緣了結,莫要無端自亂心境,若有人趁機擾亂法會滋事,正一門與在場眾前輩絕不會客氣!”
說完這句話應願轉身走回坐下,金喬覺與張湛也回歸本座。又聽雲盤一聲響,藍采和走上台前抱拳道:“五十九年前洗劍池法會,各宗門弟子出場鬥法印證高下,為各派交流切磋之福緣幸事。本次法會亦從鬥法始,各位修士若欲了斷恩怨,便出場代待清楚,到場中自尋了斷,可演法論高下也可放手一鬥。
如此可謂願心直指,若能斷緣則請出場,莫起混亂糾纏,事後莫再糾纏不休。本場法會連開七日,誰也不必著急,雲盤響後請下場發願,依次了斷。”
有不少人倒吸了一口涼氣,心中暗道正一門今日手段真狠,把大家都聚到一起,眾目睽睽之下一家一家了斷,既不起混戰又給一個放手相鬥的機會,如此一來,這方正峰上七日之間不知要死傷多少人!
在高台的後排,南冥仙翁以仙家妙語問道:“方正峰上這一場殺伐,真能了斷世間修行各派的恩怨嗎?”
梅振衣答道:“人間仙界自有恩怨,千古以來誰能盡然了斷?但如今不同,此法會隻是斬斷一番亂象死結而已。方正峰上宗門法會之後,各派修士當然還有恩怨糾纏,但那隻是彼此的私怨餘波,自古難免,不再是今日天下揪扯不清的大亂。”
關小妹歎了一口氣道:“眾人自在亂局死結中糾纏不得脫,這一番殺業了斷,也是在場眾生願心直指自取,梅真人手段了得,隻歎冷眼悲憫啊!”
梅振衣的語氣有些不善:“若輪回皆得脫,若悲憫非冷眼,觀自在菩薩向何處普渡眾生?”
關小妹仍歎息道:“地藏菩薩,也願地獄皆空。”然後再也沒說話。
此時雲盤響了第三聲,藍采和向場中拱手道:“鬥法已可開始,請問何人下場,要與何人了斷?先將因果緣法解說清楚,然後動手,在場眾高人共鑒。……”他的麵容甚為白淨,平時待人接物一片祥和,涵養自是極好的,現在說出這番話仍然麵色如常,隻是眼神中流露一絲不忍。
藍采和的話還未說完,屢歸塵就出場了,她走入演法場中央向兩旁行禮畢,麵對高台說道:“貧道與青城劍派前掌門四季書的關係,就不必多言了。當年大軍平永王之亂,四季書也在軍中,見事不可為戰敗而走,混戰中曾斬世間妙法門掌門。
此事牽連甚廣,後來世間連雲派被滅、昆侖仙境碧山潭被滅、妙法群山遭圍,都與此有牽連,因果緣法已難解。
但就四季書而言,回山途中遭遇伏擊,我檢驗過他的致命傷勢,是王屋派掌門行芸生的鐵藜杖獨門法術所留。自古修士戰陣不計私仇、私鬥不牽師門,青城與王屋素無恩怨,四季書與行芸生也向無私仇。此番伏擊害命之舉,此生我不能忘,執念不能放也不該放。
四季書臨終之時,曾求我莫要打聽是仇家是誰,我答應了,所以雖心知肚明也未去尋找。但我若遇見了行芸生,無論如何也不會放過他,除非是我死了,否則就算法會上不能動手,離開正一門之後,我也不能讓他走出青漪湖。
請諸位同道共鑒,此時此地,我要與王屋派掌門行芸生鬥法了斷前緣,生死不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