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回、童心不識來歸路,浮生初見三夢峰(3 / 3)

方正峰上一番殺伐,了斷修行界混亂前因、重伸散行戒劃定兩昆侖,當時的場景事後回想,仍讓人不寒而栗。梅振衣雖然沒有現身,但修行界眾高人不乏心念通透之輩,眾仙家知情者也不少,明白這是梅振衣的手段。

所以人們談論評價的時候,提的不是應願與張湛,而是正一門的祖師梅振衣。傳來傳去,不知從何時起,梅振衣在修行界得了一個公認的“尊號”——神君!

神豈有君乎?這不是任何一種修行果位,聽上去很威風,但含義褒貶卻很複雜。表麵上主恩威殺伐之意,既體現了一種敬畏,也隱含著一種怨忌,對於超脫輪回的仙家而言,這並不是什麼好聽的稱號。

後世之人談及梅振衣往事,往往都以一代神君稱之,而梅振衣本人當時獲悉,隻是搖頭一笑而已,笑容中有幾許無奈。

……

光陰荏苒、轉眼穿梭,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三十九年,公元一九八七年,距青帝於封天台上斷緣自斬整整過去了一千二百年。

出蕪城市往西南方向行走三百公裏,千裏的丘陵地帶中有一片險峻的山區,突起溝壑峰巒。這一片山區綿延數百裏,大小山峰層層環繞分布像一個天然的法陣。在群山環抱的最中間,有一片極幽深的空穀,空穀中央坐萬人也綽綽有餘。

周圍群山上都是原始森林,喬木高大灌叢茂密,山穀中卻不生長樹木,奇花異草星羅棋布。在這片穀地的正北方,有一座高聳入雲的巨大山峰,山勢險不可攀。然而山壁上卻像被開天巨斧劈出了一道裂縫,有一條筆直而陡峭的山路插入山峰向上直入雲間。

這片深山空穀,叫作浮生穀。這座山峰,就是忘情天宮所在的三夢峰。而那條山路,就是千年傳說中的忘情天梯。忘情天宮是如今獨立於東、西兩昆侖之外的道場洞天,除了傳承千年的修行各大派的前輩尊長,極少有人知道它的所在。

據說忘情宮中的眾修士早已飛升,如今隻有一人,就是現任宮主天月大師。沒人清楚她在三夢峰上渡過了多少歲月,也沒人見過她的容顏,天月從未走下過三夢峰。天月大師在修行界的輩份如何?人們隻知比如今修行界輩份最高的正一門掌門守正真人還要高。

時間是夏天,正是學生放暑假的日子,這一天剛擦黑的時候,寂寥清悄的浮生穀卻來了一個人。

他撥開樹叢來到浮生穀的邊緣,腳上穿的涼鞋已經濕了,胳膊與小腿上被樹叢劃出一道道紅色的淺痕,表情很是憂慮焦急,撅著嘴一直想哭。他年紀看上去隻有十二、三歲,是一個迷了路的孩子。

這孩子迷路怎會闖到這裏?說來有些奇特——

周圍山區有一處國營大礦,小男孩的二姨父在礦上工作,今年上完初一放暑假,他跑到二姨家來玩。這孩子很調皮,早上吃過飯跑到附近山中采野生的草莓,跑著跑著就走遠了,找不到回家的路。

置身一個不認識的地方,四麵山林都差不多,也記不清來時的方向。小孩有點慌了,還好他在山坡下找到了一處山泉,又順著泉眼找到了一條山澗溪流。

根據常識,在山中順著溪流走一般很快就能走到有人煙分布的所在。小男孩就順著這一條溪流走了,小小年紀有如此舉措已經很不容易,他很聰明。

這條溪流在山中不知流淌了多遠,小男孩深一腳淺一腳的走著,涼鞋也被濕了,他也不清楚自己這一天怎會走出這麼遠。最後這條溪流沒有到達人煙,盡頭消失在一片山穀邊緣的水潭中。小孩終於驚慌,跌跌撞撞的分開樹叢,到達了浮生穀中。

放眼是一片廣闊的深山幽穀,遠處是高聳入雲的三夢峰,四野不見人跡。此時天已經黑了下來,小孩沒有心情去欣賞美景,越來越害怕。

小時候大人們所講的那些嚇唬小孩的故事,故事中那些嚇人的形象,花斑豹、大灰狼、貓頭鷹、土拔蛇、民間傳說中的鬼魅黑老爺、白老爺……此刻全都想了起來,越想越怕。他隻是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很自然的做了一件事,一屁股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哭著哭著,天已經完全黑了,四麵山林幽森,穀中的草葉搖影都像是鬼魅在跳舞,小孩不敢往周圍看,閉上了眼睛。哭了半天聲音未啞,倒也是中氣十足。

仙家洞天外圍道場浮生穀,怎會有害人的毒蟲猛獸,小孩純粹是自己嚇自己。但無論誰身處這種無助、無知的環境,都會感到害怕的。

哭泣間,小孩忽有一種奇異的感覺,仿佛有一隻無形的手,以無比輕柔的動作,正在拭去他臉蛋上的淚珠。

換一種場合,這感覺也許很溫柔,但設身處地的想一想,此刻絕對不是什麼美妙的事情。獨處黑暗的山野中,四麵陰森心中恐懼,嚇得閉上眼睛直哭,不知從何處突然伸來一隻手摸你的臉,簡直令人毛骨悚然!別說小孩,膽大的成年人都有可能被嚇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