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回、應有神龍騰雲變,一逢春滿到人間(2 / 3)

他們新婚不久,趁著十一假期出來玩,到了風君子的家鄉,這一天也來到昭亭山上。兩人一邊走一邊說話,蕭雲衣道:“風景區也去過不少,見得多了,山水草木與別處也沒什麼兩樣,但聽你一講,有那麼多典故出處,哪怕一塊石頭都大有故事,簡直是變活了,再看一眼石頭還是那塊石頭,感覺卻大不相同,真有趣!”

風君子微笑道:“文有韻成詩,山水有韻見風情。若人心中無韻,那眼中也無風情,所見無非草木土石、平淡無奇。這座江南千年詩山所蘊含很多,你不了解她,當然眼中無物,看山也如看人,觀形而知神。”

蕭雲衣也笑了,晃著風君子的手臂道:“我最喜歡聽你講這些了,你們蕪城還有什麼名勝古跡?”

風君子一指山下遠方:“在文昌鄉有一座文昌閣,是紀念昌黎先生韓愈的,你若不知韓昌黎,所見無非是一座古舊老樓,什麼感覺都沒有。……深山裏有仙姑壇,更遠的地方還有丹溪台,據說是仙人遺跡,你若無知無覺,走過去也看不出什麼異常,無非是陵地成壇、丹丘台穴。……白莽山還有潛龍淵,我小時候摸進旁邊的山洞,見過宋代人的親筆提詩,幾百年了,墨跡如新。”

蕭雲衣:“你還記得那首詩嗎?”

風君子吟道:“層層怪石幾千年,曲折通幽趣自然。應有神龍騰雲變,一逢春滿到人間。”

蕭雲衣瞪大眼睛誇張道:“哇,有神龍啊!”

風君子:“那地方就叫潛龍淵,身臨其境,懷神龍之思。”

蕭雲衣:“你記得清楚嗎?最後一句有點不對勁,也不如你剛才介紹的那幾首。”

風君子又笑了:“哪能誰都和李白比?……前麵就是翠亭庵,過了翠亭庵就是太白樓了,傳說李白一生九次到訪敬亭,史料上明確記載了七次。”

蕭雲衣:“翠亭庵?就是你小時候上的幼兒園,現在搬到這裏了?”

風君子答道:“是它也不是它,那時候叫送子觀音庵。要不,我們也進去燒個香?”

蕭雲衣臉紅了,指著進出庵門的遊客,岔開話題問道:“依你剛才說的,這些上山來燒香的,真能看見菩薩嗎?”

風君子淡然道:“若心中不見無量光毫,佛壇上所見,也不過是泥塑木胎。”

蕭雲衣:“話也不能這麼說吧,那些人很虔誠的,我能看出來。”

風君子搖頭道:“世人常說信則靈,這句話也不全對,菩薩行觀人如我、冷眼悲憫,信不信是自己的事,若隻見心中所求不知所行的話,菩薩就如那香案前的青煙。”

蕭雲衣拍了他一下:“瞧你這話說的,燒香隻能看見香,還看不見菩薩了?”

風君子露出幾分頑皮的神情:“那也說不定呀。”

蕭雲衣:“說不定什麼?”

風君子嗬嗬笑道:“說不定菩薩就是廟門前賣水果的大妹子,認識不認識,那就另說了。”

蕭雲衣微微皺眉道:“老公啊,你這人什麼都好,就是說這些話的態度語氣,有人可能不會願意聽,甚至會反感。”

風君子不笑了,很認真的點了點頭:“說的不錯,我從小就有這個毛病,所以既招人喜歡,也有人看不順眼,到了三十歲才漸漸明白該如何自省。”

蕭雲衣:“那你怎麼還這樣?”

風君子一眨眼:“你問我,我就這麼說,而你也願意聽,至於在外人麵前就不必了。而你,是我的內人嘛!”

蕭雲衣被逗樂了,挽著風君子的胳膊追問道:“廟門前有個大妹子帶個小孩,那也是菩薩嗎?”

風君子望了一眼,鬆開蕭雲衣道:“你什麼眼神?哪是什麼大妹子,是我的高中班主任柳老師!”蕭雲衣也認出來了,前天在蕪城知味樓吃飯時,見過石野夫婦和他們的孩子。

風君子快步迎上前去,離老遠就低頭問好:“柳老師好,您帶著言成來秋遊嗎?”

柳菲兒看見風君子,也笑著打招呼:“帶著小蕭來遊山嗎?到蕪城一趟,別的地方可以不去,但不能不來昭亭山,雖然有很多人認為沒什麼好看的。”

蕭雲衣趕緊道:“挺好的,真應該來,聽風君子路上一講,真是一座好山。”

幾人聊了幾句,風君子逗言成道:“言成,叫舅舅。”柳言成很聽話,比這個年紀的大多數男孩乖巧多了,真的叫了他一聲舅舅。

風君子與蕭雲衣是從山上下來的,打完招呼之後,柳菲兒帶著小言成繼續上山。風君子很有禮貌的側身站在庵門前目送,蕭雲衣拍著他的肩膀道:“你對老師很尊敬啊,但她也沒看見。”

風君子:“尊敬是應該的,與她看見看不見有什麼關係?”

蕭雲衣好奇的問:“你怎麼逗言成叫你舅舅,不叫叔叔呢?”

風君子咧嘴答道:“叔叔是論婆家的輩份,舅舅是攀娘家的親戚。言成不僅是柳老師的兒子,也是我同學石野的兒子,名字還是我起的呢。”

蕭雲衣仍然很好奇的問:“柳老師有四十了吧?怎那麼年輕,看上去真像你的大妹子。”

風君子:“她比我大八歲,比你大十七歲,真是駐顏有術,簡直讓人懷疑她吃過什麼仙丹靈藥?”

蕭雲衣打趣道:“你喜歡翻道藏,看到過什麼駐顏術嗎?”

風君子半開玩笑道:“當然有了,想學嗎?我現在就可以教你。”

蕭雲衣:“當然想學,你快說!”

風君子故作神秘的一攤雙手:“世上最好的養容妙術,就是我們的空空妙手,駐顏從搓手心開始,我教你一種最簡單的采日餐霞之方。”

他講了一套法門,談笑之間也不知真假,據說人人都可以習練——

晴朗無風的清晨,洗淨雙手與麵部,選擇一個環境清新的地方,麵對日出時的朝霞站立,放鬆身心,屏去雜念調息入靜。怎麼衡量已經達到先“入靜”再“入境”的狀態呢?有一條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