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後室26:禮物(1 / 2)

“你看這個。”她從係統背包裏取出一樣東西。

那是一隻螺口試管,黑色的蓋子緊緊蓋在試管口上,試管裏麵有粘稠的透明液體在晨曦裏閃著細碎的微光,像是兌入了碾成粉的鑽石粉末。

試管的中央懸浮著一塊鮮紅的血色區域,手指粗細,細細長長,每個切麵都清晰的幾乎能隔著試管映出人影,像是切割獨特的菱形寶石。

“這是什麼呀?”楚知知抽噎了下就被引開注意,好奇的接過來。

紀吹雪見她的關注點終於從自己身上轉移開,忍不住鬆了口氣,解釋道:“這是係統那裏的一種特殊藥劑,可以幫助咱們這些探險者感悟自身法則的本源力量。”

“法則的本源力量?這又是什麼?每個人都有嗎?”楚知知低著頭,翻來覆去的查看著手裏的藥劑試管。

“簡單來說的話,有點像是自身覺醒的一種超能力。”紀吹雪笑了笑,“具體來說的話,就是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這遁去的一化現在人身上的具體表現,就是我們用的法則本源。”

“哦。”楚知知不明覺厲的眨眨眼,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纖細的白皙手掌把玩著細長的石英玻璃試管。

她一向於怪力亂神之事興趣濃厚,自然曾於《周易》一道有過鑽研。

這句話便出自其中的《周易.係辭上傳》。原意是指天地間的萬物自有其發展和運行的規律,但大道五十,九為極數,生存於天道之下的萬物隻能衍生出四九之數便是極致,達不到完美的五十,故有一遁去,便是天機。

而“人”身為萬物之靈長,是自然界唯一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來自我滿足自我進化的存在,所以可以打破這缺失隱遁而去的“一”,得天機眷顧,超脫俗世。

隻是……楚知知想起夫子的話,她將此句解為“盡性而知命”,是老祖宗對世人的告誡,隻有平時做事時積極努力,深耕不輟;遇事時平淡寧靜,不輕言放棄。如此堅韌不拔,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命運,抓住一線生機。

楚知知用一隻手撥弄了幾下泉水,泡的時間已經有點長了,但她思緒充盈,一時難以收住。

自神話時代之後,靈異難顯,諸神隱退。

春秋戰國時雖有百家爭鳴,但自秦皇之後陰陽家的思想便開始沒落,漢武時又是所謂的“子不語怪力亂神”成為主流,自宋代之後更是進入了末法時代,上古之秘難尋其蹤。

號稱上古三大奇書的《易經》早已被各家各派注釋的麵目全非,或許更符合時代發展的潮流和帝王所需,但其本意早已遺失在曆史長河裏,不為人知。

所以說……楚知知憶起《黃帝內經》中的記載,上古先民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壽百歲而動作不衰……或許,這段記載不是一段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而是曾經真的曾經存在的曆史?

“醒醒,回神了。”紀吹雪伸出隻手在她眼前晃了晃,打趣道,“怎麼一直不說話,我還以為你變成了小金魚,睜著眼睛睡著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