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裏冬天不太冷,所以能長的青菜還挺多的。山上也有挺多野菜,可以吃蘑菇,往裏麵一點也有。等到冬天的時候,民兵還會去山裏麵打獵物。過年了,我們還可以殺兩頭肥豬。”馬嬸子的話,裏麵有點驕傲。
“我們在城裏麵,雖然說每個月都有幾兩肉票,但是那幾兩肉票還經常買不到肉。大家都把肉票攢著,到過年的時候用,我們那個時候天還沒亮就要去排隊了,不然的話等到天亮了連個渣渣都不剩下。”劉蓓蓓看著馬嬸子的動作,也不禁加快了幾分。
“那你們就好好幹活吧,我們大隊今年養的豬,我看過了,長得肥肥的,山上的桃子長的也不錯,大家看來都能過個肥年。”馬嬸子看了看往旁邊的另一個女同誌。“話說到現在,我還不知道你們兩個同誌都叫什麼呢?”
“嬸子,我叫劉蓓蓓,旁邊的這位同誌叫做花貝麗,我們都住在靠近山腳那一塊菜地的那一家院子裏麵。”劉蓓蓓繼續說,但是,她好累啊!都蹲了好久了!
“那是語傑小子家,他家的瓦片去年才剛剛翻過。去年冬天老太太一個人在家裏麵摔斷了腿,然後就被她家兒子接到城裏麵去了。不然的話,你們現在就是被分開插到村民家裏麵去的,畢竟現在沒有時間去給你們新修一個知青院。”馬嬸子說著,回頭看了看動作越來越慢的劉蓓蓓一眼。而且,新修一個知青院,比起租村裏人的房子可貴多了。
“嬸子,我好累啊!蹲太久了,我都覺得起不來了。”劉蓓蓓有氣無力,手臂也酸。
“這才哪到哪啊?等到搶收的時候,那才是累到直不起腰。這樣你們累了的話就把拔下來的朝屁股後麵一墊,休息一下,再往前麵繼續拔。”馬嬸子看了看另外一個不說話,額頭上麵有汗,但是前麵的地上也拔得幹幹淨淨,不需要她再返工一遍的女知青道。
“謝謝嬸子,我們先休息一下。馬上就來!”劉蓓蓓胡亂塞了一把草,一屁股坐下了,花貝麗也停下來了,在玉米地裏麵又悶又熱。
“幸好聽了小野的,帶了手套過來,不然的話,我還以為像我們昨天在後院挖的地那樣敲敲土撿草那樣簡單呢!”劉蓓蓓感歎。
“誰說不是呢?小野昨天讓我們背那些菜回去,說讓我們適應一下,結果今天我肩膀就有點紅了。然後今天我看那個背簍比我們昨天拿的都還要大、空,背著一個空背簍上來,我都不知道要做些什麼。”花貝麗也有些感歎。
“哎呀!馬嬸子快要到前麵去了,我們趕緊起來吧!”看見馬嬸子在前麵動作不停,劉蓓蓓也立馬爬了起來,第一天上工,得要給別人留下一個好印象。
再看潘麗和方夢,她們被分去翻紅薯葉子,也是要一直低頭,翻完紅薯葉子就要去割花生苗,先把上半部分給割下來,到時候喂牛或者拿去漚肥。日頭逐漸加大,帶著鬥笠也能夠感覺到腦子裏麵都是熱哄哄的。
男生裏麵武越安幾人被分配去稻田裏麵放水,一邊挖開放水的溝子,一邊還要到田裏麵去分開稻子,不能夠有太大的水坑在裏麵,這一天下來就全部泡在水田裏麵了,身上都是泥巴。
另外一隊的,被帶去更遠的地方各自忙活了。
而王小野,則和賀秀秀一人背著一個背簍去了後山。
後山和大隊開墾的土地基本在相對麵,所以大部分的田地都在村子的對麵,隻有少部分的小一點的才開在了村子的後麵。
王小野背後的背簍看起來比她身體還大,小姑娘的背簍就是小小的了,背著來玩的那種。當然,也有來真的背豬草的。
都是家裏麵比較窮的,孩子多了,大點的就背負起了責任。雖然大隊的日子好過了,但是總有些人喜歡生123456789個孩子,還不帶停的。
越生越窮,越窮越生。
王小野沒和那些在小水溝旁邊摘豬草的小孩子搶,她往山上走去,小姑娘也蹦蹦跳跳的跟在旁邊。平時她都和奶奶來,奶奶經常走得特別快,路上都不能好好玩。
再繼續往前走,經過村子裏麵的桃子林的時候,看見裏麵有兩個穿的破破爛爛的老人,正拿著水對著桃樹澆,旁邊還有一堆拔下來的草。
王小野也沒繼續走進桃林裏麵,而是拐了個彎,走進了另外一邊。
找到了一塊豬草地,發現一部分豬草老了,有的還挺嫩,把嫩的那一部分先給背回來,然後老的那一部分再選擇好一點的給拿回來。一個早上,王小野來來回回背了四背簍。時間就到了11點多,該給豬們煮豬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