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五點的時候,賀天奇把一筐的紅薯藤送來了。一大筐,滿滿的。王小野謝過後,將自己放在背簍裏麵最後的幾顆糖給了他。
將雞鴨鵝給放到豬圈裏麵,再去拿了一些菜葉子喂給它們。王小野回去廚房算賬了。
花大娘家:
四隻小母雞+兩隻小公雞+10個雞蛋,0.09*4+0.05*2+0.03*10,共七毛六。
河嬸子家:
兩隻母雞+一隻鵝+5個雞蛋,0.06*2+0.5+0.03*5,共7毛7。
大海媳婦家:
四隻小母雞+一隻鴨,0.06*4+0.5共七毛五。總賬是兩塊兩毛八,然後,王小野記上,大雞蛋0.06*20,共1.2元。
雞蛋太少,才15個,還小。她加了自己的20個,比村裏麵的看著就大了一圈多。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村裏麵的看起來就好像是初生蛋一樣。
她還去五大爺家買了幾個曬東西的木架子,去了5毛,讓大爺用木條打了兩個後世的那種簡易晾衣架,去了一毛五。
然後求大爺用了竹片鑽眼做了衣架,鐵絲自帶。給大家做了20個,自己做了10個。算上用的鐵絲錢,可以,剛剛收來的錢又沒了。
真的是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王小野沉默。
嗯,幸好她有錢,幸好大家都有錢,幸好大家都不斤斤計較……
嗯,在這個院子裏麵真好。
她去後麵的井裏,提出放了幾天的大骨頭,拿了一根出來,洗了白蘿卜和胡蘿卜,放了一大鍋水,準備煮蘿卜骨頭湯。看著火起來了,王小野去了後院。
先看了看依舊不見蹤影的菜地,然後把要留下來的地方分別挖出來兩條線。提水,把空閑的地再澆了一遍,滿園都是濕漉漉的了才停手。
看了看時間,距離下鍾已經過去半個小時了,還沒回來?
回去看到咕咕冒泡的鍋,將蘿卜倒進鍋裏。看著加了把火。開始剁辣椒做辣白菜,醃了兩陶罐。剁椒醬一罐,蘿卜條還要再曬一天。
等王小野去後院洗了手,剁辣椒多了,偶爾碰到,手就又痛又辣,然後聽到前邊吵吵鬧鬧的聲音,都6點半了才回來。
“那個骨頭湯還要一會兒才好,麗姐你們做飯吧,剩下的人先把後院的事幹完了再說。”王小野看了看圍在廚房門口的一群人,提醒他們還有事情要幹。
“這就去,我們還借了大隊的鋤頭回來了。”曾誌民揚了揚手裏的鋤頭,和其他幾個人去後院了。
王小野招呼沒做飯的劉蓓蓓和花貝麗幾個去後院,把送來的紅薯藤依次過了一遍水。
四個男同誌翻地,兩個男同誌提桶澆水。隨著骨頭湯的香味越來越濃,大家幹活的速度也逐漸加快。王小野拿自己的小鋤頭,其他人鐮刀木棍都用上了,將紅薯藤一個個5厘米長的部分埋進土裏麵,還分成一壟一壟的。剛剛過了水,地裏麵也澆了水,就不用再澆水了。大家飛快回到餐桌上。
兩大盆蘿卜骨頭湯,沒有骨頭。一盆炒白菜,一盆涼拌西紅柿。每個人一個玉米窩窩頭,一碗紅薯玉米飯。真香!
吃完了飯,王小野將自己買的東西和花的錢都拿給潘麗看。潘麗看過外麵的兩個晾衣服的木頭架子和衣架,還有曬東西的木架。
特別是廚房裏麵放在一起的雞蛋,大的大小的小。後院還沒有去看過,那些雞在圈裏麵,其他人吵吵鬧鬧的去看過,認為雞鴨鵝都換的挺值的。現在,最好的大概就是廚房裏麵的雞蛋了。
“這個最大的雞蛋是我偷偷和村裏麵的人換的,他們不讓說所以我也就沒有寫在哪裏買的,但是我和他們說了,下一次有需要的話可以去找他們換。”麵對大家問雞蛋怎麼這麼大,去哪裏換的問題,王小野如是說。
“可真的是夠大的,平常的蛋才賣3分錢一個,這個就6分,不過我媽她之前在黑市裏麵買過八分錢一個的,也是這樣大。”劉蓓蓓說著就壓低了聲音。
王小野心想,可不是嘛,她在那幾個廠子裏麵轉過幾次,後來害怕被人發現,於是她到後麵就選了一個紡織廠的老大娘,專門把東西一次性賣給她了。
“這個看著就像是吃糧食出來的,個大。也難怪別人賣的貴。”潘麗仔細端詳著手裏的大雞蛋。
其餘的男知青們看不出來雞蛋是不是吃糧食的雞下出來的,但是這個雞蛋大是看出來了。
“那在我們的雞下蛋之前,我們想吃雞蛋的話,就來去找他們換吧,貴一點也沒關係。”武越安道。
“明天我們要做韭菜炒雞蛋,我知道有這個菜的,但是小野你先回來的話,你要指導一下我們怎麼做。”曾誌民看著雞蛋有點流口水。
“可以啊。麗姐,你明天回來的時候,順便把那8分錢換成鹽吧。我今天做了辣白菜和剁椒醬,明天還要做蘿卜條,鹽加起來就不夠了。”王小野有點不好意思,居然還要打上那最後八分錢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