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隻有一半的人去,王小野,潘麗,花貝麗,武越安,李子白5個人。這一天,還是隔壁公社趕集的日子,所以挺多人走路去了王小野老家那邊趕集去了。
大家都知道沒多久就是搶收了,所以現在的這一個集挺多人去趕的,抓緊買回來東西,起碼到秋收完都不會來了。
所以,他們去這邊公社的人挺少,但是剩下的打算去逛一逛那邊的公社。現在牛車上麵小貓兩三隻,好吧,是大娘兩三個。
他們都帶了背簍,打算等下背包裹和其他東西。幾個人早早起床,七點多就到了村口。
5個人走過知青院的時候,還打量了一眼,霧蒙蒙的,關起門也沒有人聲。
好嘛,等到了牛車那裏,就看見曹芳和張家兩兄弟也在,那天看見的之前的女負責人也在。嗯哼,王小野感覺那個女知青有點心機深沉?反正從她下鄉開始,賀大娘和劉嬸跟她嘮嗑的時候就沒有說她壞話的。
另外一個男知青她們嘴巴裏麵就是和家裏男人一個樣,說話不幫腔,埋頭就是幹活。前麵陸陸續續的從知青院出去七八個,有結婚了的,有自己申請宅基地出去的。那天知青院附近的幾家人就是從那邊分出去了的。
“河嬸子,你們今天也去公社啊?怎麼不去清河公社那邊趕集啊?”王小野笑嗬嗬的看向前幾天賣給自己小鵝的嬸子,還給遞過去幾把鬆子。
“我們這不是有事兒要去嗎?王知青你們怎麼也不去清河那邊啊?”河嬸子接過去鬆子,笑眯眯的問王小野。
“我們來這裏差不多一個星期了,家裏寄的信差不多也到了,我們去看看,再寫封平安信回家。前邊兒剛來得好好表現,現在大家難得都休息一下,不得加緊時間去嗎?要不等到了搶收了,就更加沒有時間了。”王小野邊說邊讓大家擠上去。
“是這個理。”河嬸子嚐了嚐手裏的東西,味道怪好的,也不知道是個啥。
“你個閨女說話還怪好聽的,我姓楊,你們可以喊我楊大娘,旁邊這位是張大嬸,你們都各自叫什麼名兒啊?”楊大娘嚐了一下手裏的東西,感覺不錯。她就問那邊的知青了,大家下工嘮嗑的時候,也不免說到新來的知青。
在老知青園裏麵的新知青,鬧出了不少風雨。倒是在他們村子裏邊的這幾個,天天早出晚歸的,前麵農活雖然不太會,但也沒啥大問題。在村子裏邊的印象不錯,不免好心情的問話了。
“楊大娘,我叫王小野,他們分別是潘麗,花貝麗,武越安,李子白,我們那個知青院裏麵還有幾個,等有時間了再介紹你們認識認識。”王小野擺出職業微笑(*^ω^*),笑眯眯的看向楊大娘。
“哎呦王知青啊,這個這個瓜子是哪裏買的,還怪好吃的嘞!”張大嬸嚐了嚐手裏的東西,不是瓜子的味兒,卻又香又鹹。
“張大嬸,我上山和鬆鼠搶食去了,這是鬆子呢!”王小野笑眯眯的說道。
“嗨,什麼和鬆鼠搶食啊,我們前些年逃荒也吃過鬆鼠窩裏麵的東西,連鬆鼠都吃過。現在這日子啊,是越過越好了!”張大嬸感歎。
“可不是嘛大嬸,以後還會越來越好的。到時候啊,我們在村裏麵,也可以住上樓房,過上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好日子!”
“嘿,可不敢這樣想,要是能住進兩間青磚大瓦房裏麵,就是我最大的心願了!”張大嬸雖然知道王小野說的不可能,但是她還是很樂嗬。
“王小野,你今天也去公社,豬喂了嗎?”在一邊的曹芳早就忍不住了,為什麼他們來的時候幾個大嬸就冷眉冷眼的?王小野她們一來,這幾個就笑得開懷。
“曹知青啊,不用你擔心,豬劉嬸他們會喂的。”王小野輕飄飄的看了一眼曹芳。旁邊的文雯在安靜的微笑傾聽,沒有多話,王小野瞟過一眼。
“曹知青啊,聽說你豬草打的不錯,現在會喂豬打掃灶台了嗎?”張大嬸笑著問了曹芳一句。曹芳臉色鐵青,不搭話了。
“坐好了,我們要走了!”前頭的大爺聽得樂嗬,看差不多到了時間,就輕輕拉動牛繩子,開始走了。
一路上大家說說笑笑的就到了公社裏麵,幾個大娘嬸子先溜了,接著是曹芳一夥人,最後是王小野他們。
“大爺,這個鬆子給您嚐嚐鮮,等下我們東西可能有點多,您多擔待!”王小野在大家都下來以後,把兜裏的瓜子都給了看車的大爺。
“趕牛車來不就是為的這個事兒嗎?你們等下3點半前一定要回來啊,過了就得自己回了!”大爺樂嗬嗬的,他手裏的瓜子怪多的,這閨女說的好話,他也愛聽。
“行,謝謝大爺!”王小野道了謝,和大家一起走了。來之前大家商量好了,先去供銷社,再去郵局,然後去國營飯店,剩下的時間大家看著打發。
在供銷社裏麵,王小野直接列了個單子給售貨員。售貨員看著王小野灰撲撲的衣服和下麵的村裏人常備的背簍也不說話,直接打包。她看多了這樣的人了,常常給村裏人帶一堆東西。他們領導說了,馬上秋收了,看見那些來買東西的村裏人就給他們,不然的話,等秋收受到影響,他們也不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