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接近秋收,太陽越大,人也越煩躁。現在上工的人最少都背兩個竹筒了,王小野眼看著菜地裏的那幾棵薄荷葉子越來越少。
然後去找了折耳根,板藍根,蒲公英,連翹等回來換著煮水。大家苦不堪言,又樂在其中,每天都在討論今天的水和昨天的水,哪個更難喝?
這一天,王小野說要去公社裏麵,問有沒有人要帶東西或者需要去郵局幫忙看看有沒有信件包裹的。幾個女生讓王小野幫忙買紅糖和月事帶,男生就說看看有沒有什麼肉可以買,另外幫忙去看看有沒有信件。
賀家大隊這邊,郵遞員通常一個星期左右才來送一次。所以偶爾有人去公社裏麵,就幫忙帶信件包裹回來。
王小野照常去開介紹信,然後還開了代領包裹的信件。
“聽說下河村那邊,有知青的信件和包裹被冒領了好幾年,現在在鬧的凶呢。”賀大伯邊說邊拿公章蓋上。
“這不能吧?還有這樣的?”王小野有點震驚,不過想到後世那樣有監控的也被人偷拿快遞,就感覺這個年代想造個假冒領,還真是簡單不過。
“唉,所以最近隻要去公社那邊取信取包裹,就得開這樣的信了。不過村裏麵除了你們知青,也沒有多少人要去取信的。”賀大伯把章蓋完,就拿給了王小野。
“謝謝大隊長,麻煩你了。”這個時候,有人進來了,王小野謝過就往村口走去。文雯看著王小野往外走去,手指掐了掐手心。
“大隊長,我和溫情來開介紹信,然後要幫這幾個同誌領信件包裹。”文雯笑著拉著後邊的溫情過來。賀大隊長抬頭看了一眼,這位溫知青好像沒見來過這裏啊?真是稀奇。
“何大娘,你們也去公社啊?”王小野看見牛車上已經有好幾個人了,連忙爬上去在幾個大娘旁邊坐好。
“慢點慢點,還有人沒來呢!”幾個大娘七手八腳的幫忙把背簍給提上去。
“還有哪些人啊?”王小野回頭看去。
“楊大娘一家,還有兩個剛剛過去開介紹信的知青。”何大娘說道。
“小野啊,你們離老知青院那邊挺遠的,有和他們交流過嗎?”旁邊的方大娘問。
“沒有啊,大家最近天天忙著上工,除了第一天過來我就沒見過他們這邊的人了。”王小野搖了搖頭。
“可不是,每天我家大丫她們在家裏麵,看著幾個知青天天上工,下午下工了又去河邊撿石頭,壓根沒時間去溜達。”坐在車把頭的一個男人笑嗬嗬的答道。
“大河,我家栓子說你家天天喝骨頭湯,是不是啊?”旁邊的另一個大娘問。
“是啊,醫院的醫生說我娘要補一補,我沒有肉票,就隻能買骨頭回來熬湯喝了。”王嬸的男人賀大河說。
“骨頭也行,骨頭才幾分錢啊,肉可貴了。”何大娘看著那邊的大娘說著話。一行人將話的重點轉移到了村裏麵養的豬上。
“哎呦,予軍啊,過來這邊!”趕車的大爺看見後麵過來的幾個人,連忙招呼。賀予軍算是他們村裏麵最有出息的後生了,其他後生還跟在他後邊兒呢。
“謝謝大爺!”賀予軍將自己老娘和陽陽安置在車板上,自己去前頭和大爺大河叔坐在一起。
“不好意思,我們來晚了!”文雯急匆匆的過來,她的目光緊緊盯著前麵的那個男人,昨天聽到他今天要坐牛車去公社,她就拉著溫情一起說要去拿信了,還好趕得及。
“文知青啊,來來來!坐這邊來!”那個王小野不認識的大娘招呼著文雯過去,臉上笑開了花。
文雯有點不喜歡這個村裏最大話的大娘,但是她招呼來又不能不去。況且,大娘前麵就是賀予軍。這個,她打聽了挺久,村裏未婚的條件最好的人。
“都齊了,我們就走了啊!”趕車的大爺一聲喊,動了動手裏的繩子,牛車慢慢的動了起來。
“吃這個,甜甜的。”王小野看著在自己旁邊的陽陽,將自己昨天拿回來放在竹筒裏麵的糖漬李子給倒了出來。她特意把李子裏麵的核給去了,現在直接吃就可以了。
“大娘,你們這是去哪裏啊?去公社看病嗎?”看著陽陽慢慢嚼著李子,王小野問向楊大娘。
“我們不去公社,得去省裏看病。那個安醫生說我們可以去醫院查一查,然後再回來給他看一看。”楊大娘壓低聲音,悄摸摸的說。
王小野點頭,就沒再問了。這個年代,去遠點的地方都有人找話。看看旁邊,文雯就被旁邊的大娘一直問話。
“大娘,你這是去幹嘛啊?”文雯忍不住問了一下這個大娘。
“還不是我家那個兒媳婦,又生了個丫頭片子,然後就鬧著吃豬蹄湯下奶,不就是個小丫頭片子嘛……”大娘說起就生氣,就一個賠錢貨還和她鬧騰,家裏那個兒子也是傻的。
大娘還在喋喋不休的罵,王小野默默捂住陽陽的耳朵。小朋友還是不要聽這種汙染耳朵的話好了。想了想,拿出自己裝了朝天椒的小竹筒,給楊大娘用報紙裝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