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晚上,吃完晚飯的一行人,除了那些婦女同誌之外,剩下的就開始各司其職。
王小野之前並不知道誰是誰,等接到人之後,按照自己的第一直覺選定了負責人,一個左眼被摘除了的,四十五歲的中年男人。
羅海兵聽到王小野的安排也沒有說什麼,隻當是自己領導給提前說過了。其他人也沒有意見,畢竟目前來看,羅海兵確實是最符合王小野要求的,手腳完好靈活,而且綜合素質在他們當中來說是最強的。
“今天晚上我和阿海一起去門口那邊守夜,明天白天8點到十二點,兩點到下午六點,是夏國慶和張建黨,七點到十二點是王祥和許建立。等下我會問清楚這附近的情況,以及前幾次被偷竊的情況,夜班的人員需要多加注意。我們中間都可以休息一個小時左右,剩下的時間就由原來安排的人看著門口那邊。這樣的安排,有異議嗎?”
結合路上王小野說的話,羅海兵敲了敲廚房的桌子,幾個人停下手裏的碗筷,表示沒有異議。
“那就先這樣安排吧,後麵有什麼衝突,我們可以再調整。剩下的人等一下吃完碗筷之後,洗漱完畢就先去休息,有什麼事情明天再說。”
周圍的環境是陌生的,現在的羅海兵自己是有些睡不著的,他知道自己的戰友同樣如此,所以今天晚上第一批守夜的人就是他們兩個了。
“你覺得這個地方怎麼樣?比回老家好多了吧?要是這個工廠開起來了的話,你覺得他們幹的不錯,那就想辦法把家裏麵的媳婦孩子都帶出來吧。”
在巡邏的路上,看著黑漆漆又安靜的工廠,羅海兵問了一下旁邊的隊友。在上一次任務中,他自己不幸傷到了眼睛,隊友失去了半條胳膊。兩個人都是家裏的頂梁柱,他們都十分清楚,回到農村,自己的能力受到損害,家裏麵的日子會有多難熬。所以在聽到可以到這邊的工廠幹活之後,兩個人就自動請纓過來了。
社會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正如他們前一秒得到的情報是正確的,後一秒現實就會發生變化,導致結果發生改變。他們做任務的時候也會和這些三教九流的人混在一起,清楚的打探到社會的變化,他們覺得來這邊打工也沒什麼不好。
隻是家裏麵的人,總是認為需要有一個鐵飯碗,這一次他們過來,還沒有和家裏麵的人商議過,他們決定至少要等三個月,看看這邊發展的怎麼樣再說。實在不行,最後就隻能夠回到老家去繼續耕田種地了。
“嗯,這邊剛剛看著還可以。等到明天那些求職的人過來了,再趁著天亮好好觀察一下這周邊的設施吧。要是好的話,都不用三個月觀察,一個月就足夠了。”
張海沒有拒絕,把家人從那個落後的小山溝裏麵帶出來,就是他一直以來的目標。隻是家裏老娘還在,又被壓迫的厲害,他前麵寄回去的錢都沒在媳婦手裏,就算現在帶著一家人出來,也隻能是餓死的局麵。
不過現在要是在這邊幹的好,自己偷摸存下一筆錢。回到老家再說一下自己已經退伍的事情,表明後麵就不會再受到軍隊的資助之類的,再以自己退伍費的一半為要挾,應該可以元氣大傷的從那個地方退出來。
從很久很久以前開始,他就已經不再是那個渴望母愛的小孩了,他已經有自己的新家庭,他必須要為這個家庭奮鬥了。
等到兩個人和經常在這邊看東西守夜的大爺聊天之後,才發現這邊晚上的治安真的不太好。而且因為他們四五十米之外就是公路,最近又有許多東西要用來廠子裏麵,所以就有點難管。
“那看來明天還得安排一個人作為倉庫管理人員了,得要看著倉庫那邊一點。”
一大早,廠子門口就有人探頭探腦的過來看了。已經將廠子轉過的幾個人指導他們找廠房那邊走去,今天的所謂麵試,就是看他們會不會用縫紉機,會不會裁剪之類的?
王小野的手裏拿了統計表,看了那些人的技術,覺得可以當場留下來的,就直接給人記上名字,第二批覺得可以的,就給寫的另外一張紙。
這一次去額外購買的那些縫紉機還挺多,足足搬了三十五台過來,由原來的製衣廠老員工檢查過後,再給王小野彙報誰誰誰可以留下了。
潘麗和潘淼也在一邊記著,因為需要趕工,所以這一批的人總共有六十幾個。剩下的那些人落選就落選了,隻能夠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