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帳篷都建在地勢較高的地方,在學子精巧設計之下,部分帳篷連了起來,排水溝將帳篷內部保持幹爽的同時,避免了帳篷被水衝垮的幾率。
其中建得最堅固最早建好的就是最中間那個圓頂大帳。就是李雉奴和武照等人辦公的地方。
所有人在建好自己營地帳子之後,第一時間就迎來了推著著粥與湯藥的超級大木桶的奇怪推車,一捆避瘟香,一兜黑炭皂兒。
吃著香噴噴的稀粥,看著外麵仿佛黑得隻有閃電是亮的世界,所有逃難出來的人都覺得,手中的粥更香了。
而在河陽城裏,忙忙碌碌的程十娘,正在帶著崔曉峰和南星、阿依木,還有幾個被分配過來打雜的仆人,在製作避瘟香。大夫們都被派去給難民們做體檢了,禦醫坐鎮軍帳。
從城外回來的李雉奴和武照等學子,留下值守之人,也回到河陽城。李雉奴與武照向太子李承乾彙報完工作後,武照就直接去找程十娘了。完全沒在意身後的人,看著她眼裏的欣賞和愛慕。
稱心不知怎麼說服太子的,也跟著程十娘在她手下打雜。卻被程十娘發現,稱心製香超級有天分,第一次製香都可以趕上崔曉峰了。直接讓崔曉峰進行現場教學,愛才的程十娘還琢磨著是不是讓太子把人給自己。
在管人這方麵,武照的天賦值直接拉滿。武照一來,看了一會兒大家的工作,直接接管了管理權。不一會兒,程十娘等人感覺工作起來順利多了,程十娘直接給了武照一個大大的笑臉和大拇指。
被誇獎後笑得小臉通紅的武照,也不顧自己忙了一天的辛苦,挽起袖子直接擠進來製香小圈子。武照也不自己操作,而是就像程十娘自己多長出兩隻手一樣,給程十娘打輔助。
還未進製香的房間,看到如此的武照,李雉奴心都軟了。他知道自己真的是栽到那個女郎手裏了。剛剛太子阿兄還說自己眼光不錯,隻是武照性格太過強硬,不知道未來是福是禍,讓自己好生想想。
李雉奴站在窗外再看了一眼,轉身離開了。剛好與前來找程十娘的崔明仁,兩人點頭,擦肩而過。
程十娘帶的藥材種類比較齊全,隻是所帶的成香不是很多。金秋十月的秋雨涼意襲人。
等這場大雨過後,所有人看著放晴的天空,有秩序的排隊登記。除了有手藝,有力氣、會識字的人分外吃香,其他人都有些喪氣。
程家、崔家商鋪的負責人,看著蜂擁而至的人流,連忙將剛剛搭好的帳子打開門,讓人進來登記。預約時間,分批給人培訓。有泥瓦匠、木工學徒、刺繡織布 、伺花種草等等,還有培訓各種吃食製作的。隻是培訓的費用不同,有高有低,培訓的時間長短不一,不過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賒賬,在官府的見證下簽下欠錢的條子,蓋了官府的章,還是免息的那種。
無數在城外帳篷內擔憂生計,卻除了種田什麼都不會的人開心了。不少家族人口眾多的大家庭,更是直接選取了培訓時間最長,培訓費最高的那種,還直呼占便宜了。
而家庭主婦們,特別是那種擅長做吃食的嬸嬸們,笑得別提多開心了。這學成回家,隨便擺個小攤,這麼美味的東西,絕對搶手。而且種類那麼多,有關係好的,直接一人學一種,決定回家鄉後合夥開家小吃鋪。
就是不開鋪子,做給自家饞嘴的娃娃,孝敬老人也不錯。沒看見會點廚藝的廚子,眼睛都放光了。
送進城裏的娃娃們,直接將還未開張的慈幼院騰出來,由家人的家裏人來接走。沒有家人的,直接留在慈幼院。
老人們都被家裏人接走了,大唐隻要家裏人沒有死絕了,族裏有人都會接到身邊贍養。當然那種尖酸刻薄的人,喜歡占便宜的人,也不敢在這個時候鬧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