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呂梁劫匪(3 / 3)

程十娘走到陳叔叔那邊,聽著鍾婆婆和另外幾位村裏老者在講述情況。聽著聽著程十娘和崔明仁的眼神變得凝重起來,陳叔叔則是咬牙切齒,目露凶光。

黑夜裏,破茅草屋現的院子裏鍾婆婆等人看著程十娘他們留下的食物,跪了下來。程十娘在原本留下的食物的基礎上,又下單購買了不少碎米和粗麵。(不是不買好的,現代和古代原生態的還是不一樣的。都救災自然會是以量取勝。)

不過程十娘留了一小包紅糖(日子這麼苦,吃點甜的)和白菜製作方子放在米袋最明顯的位置,還放了一大包優質白菜菜種子和紅薯。十月種白菜,長得快大概20多天就可以收獲,又大顆。紅薯耐旱,都是不錯的選擇。

程十娘不知道她給的菜種子,讓鍾婆婆她們不僅順利的度過這個冬季,而且還因為白菜質量好,製作的酸菜非常好吃,讓這個村附近的人直接稱呼為百財村。

最後分兵兩路,崔明仁讓程十娘帶著人直接去太原,他自己帶著二十來人去呂梁。

我是呂梁的分割線——

呂梁的縣令剛剛收到消息,傳說中的崔閻王護送他的愛妻平安郡主到太原救災。而此時呂梁情況非常糟糕,城裏已經出現疫病,好幾戶大戶人家出現很多人莫名其妙發熱、嘔吐、抽搐,甚至驚厥死亡的症狀。

呂梁的縣令半月前收到太原令的要求,要注意水災之後會出現疫病和旱災,他並不在意。得知聖人免稅的聖旨已發,並有貴人前來,還打著歪主意在民間收羅美人。

最美的那幾位春夏秋冬,雲雨燕舞八位娘子,縣令並沒有虧待,送到了小樓去教規矩調教。其他的小娘子們可就沒這麼好運氣了,原本準備轉手報病後賣掉,但是疫情嚴重縣令隻是將眾人關進小樓的暗牢裏。

我是跟著武照的小可愛分割線————

洛水雲家寨水壩外麵有個橋,橋旁邊就是水部的辦公場所,這麼一個小小地方水壩,辦公場所顯得又破又舊。武照看看一塵不染的大堂,總覺得哪裏不對勁。於是和左右打量小院的段郎君商量了一下,還未下一步動作,聞訊而來的水部官員就一路小跑過來。

隻見此人白白胖胖的,一走三步搖。官服都穿得不規整。此人名喬之梁,自我介紹是武德七年的進士,任五品工部員外郎和此地水部主事。

此人一進來就低頭哈腰道歉說,他剛剛從壩上巡視回來,請貴人多多擔待。

武照為首的弘文館學子團上下打量了一番喬之梁,開始了例行問話與檢查。待三兩個問題後,看著被問到癱坐在地 ,豆大的汗珠不斷的從腦門落下的喬之梁。

學子團們心中升起一個疑問——這武德年間的進士這麼好考的嗎?怎麼這麼簡單的問題都回答不出來。

學子團如今分工合作非常明確,在陽河打下的好名聲,讓弘文館今年的報名考試更加激烈。

武照是學子團的核心,另一位核心李雉奴去的是另一個水壩。兩人說好了,看誰先處理完水壩問題,誰就答應另外一個人一個要求。

武照以為李雉奴是想讓她收下之前借給他的銀兩,但是武照知道李雉奴現在是跟在太子身邊,用錢的機會多著,一直不肯收下。武照不缺錢,每年的分紅讓她身價不菲。

武照這幾年除了資助李雉奴外,在弘文館外還資助了不少家境貧寒的學子,都是挑的人品和學問都好的人,不過這些都是以長公主的名義做的,為了給程十娘祈福。等他們學成歸來,都是要還的——直接變成捐贈還給圖書館。

今年武照得知皇家建立了慈幼院還捐贈了不少銀兩,自掏腰包讓金衣坊的繡娘到慈幼院去教女郎們學習刺繡,親自到洛陽慈幼院給女郎們啟蒙。

按武照的話就是,我家夫人說了,女郎本不易,所以有能力就幫一點點,女郎多學點安身立命的東西比一輩子渾渾噩噩的強。聽著很不錯,許多貴婦貴女也都是出人出力,慈幼院辦得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