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北灣三國準備為未來努力拚搏時,一個不好的消息傳來。1922年12月8日,仙麗向北灣三國宣戰了,仙麗集中了大量兵力朝北灣島襲來,除軍艦外,大部分是登陸艇和運輸船,顯然是奔著本土來的,此外仙麗國在見識了航母的威力後,自己也打造了兩艘航母,並且給所有艦船都裝上了防空武器。
今天才是建國第二天,麵對這開國第一戰,北灣人們每一個人都在盡其所能。12月8日中午12點,鈴草國海軍率先與仙麗海軍在洋山附近海域發生交戰,第四次遼東灣戰爭,即北灣衛國戰爭爆發。
鈴草國海軍的戰略目的是盡可能拖住仙麗海軍以及攜帶的登陸部隊,給己方陸地的岸防部隊爭取時間,下午3點,得到撤退命令後的鈴草海軍撤退,洋山登陸戰開始。自遷移完成至今一年多的時間裏,三個國家都建立起正規的部隊,總兵力20萬,北灣還建立起兵工廠,擁有穩定的武器生產線,飛機,北灣空軍目前除之前帶來的24架飛機外,又根據這些飛機改進生產了300架新式飛機,坦克共生產200輛,火炮600門,這些武器足夠對付仙麗侵略軍了。
洋山登陸戰,北灣岸防部隊部署4000守軍,後方有100門火炮支援,60架飛機壓製敵方艦炮,海裏還有潛艇偷襲。而敵方總兵力50萬,先頭登陸部隊3萬人,僅憑4000人顯然是守不住,所以這場戰役北灣目的也是盡可能拖久一點,把登陸部隊先打痛,給仙麗軍當頭一棒。仙麗的登陸部隊被北灣的火炮、機槍和飛機折磨得苦不堪言,而更讓他們絕望的是,前麵撤離的北灣海軍沒有真的撤,而是去偷襲他們的後勤運輸船了,北灣海軍擊退或炸沉了運兵船,俘獲了貨船,搶了整整兩船的糧食、武器彈藥。
洋山登陸戰打了足足一天,是真的一天,從下午三點打到第二天下午三點,登陸洋山之後,仙麗士兵已經身心俱疲。北灣岸防部隊有序撤離後,立刻在城區部署防備。接下來的戰鬥將變得十分艱難,因為仙麗軍登陸後,坦克部隊也跟上來了,仙麗海軍駛進了青川,艦炮從河上炮擊北灣軍隊,北灣守城部隊是鈴草軍第一師,部署在青川沿岸的烏鄉軍火炮部隊,仙麗軍試圖在青川內河進行第二次登陸,以包圍洋山,為此,他們首次出動航母,用飛機打擊烏鄉軍炮兵。9日晚上,烏鄉軍成功抵擋仙麗登陸,同時,仙麗陸軍部隊開始進攻洋山城區,鈴草軍和匆匆趕來增援的青沿軍裝甲部隊在城區與仙麗軍隊展開激戰,烏鄉軍火炮部隊也調轉炮口朝仙麗運輸車隊開炮。為了避免空襲,北灣三百多架飛機全部出動壓製仙麗空軍。仙麗因為還沒來得及建造機場,飛機沒運過來,現有能參戰的隻有航母上那幾十架老舊飛機,麵對北灣改造升級後且數量大於自己幾倍的空軍根本招架不住,而且北灣後方飛機製造廠還在加緊趕製。仙麗攻城必然需要大量物資補給,補給必須從仙麗國本土走海路運過來,到達海港還要再走十幾公裏才能送到前線,陸路和海路都成了北灣空軍和海軍的主要打擊目標,而另一邊,北灣守城部隊的物資可以沿著水路、公路和鐵路源源不斷地運過來,洋山戰役打了十多天,仙麗軍隊也才攻下幾間民房,而損失卻高達15萬,這15萬裏隻有3萬多是傷亡,其餘都是被俘,而北灣僅僅傷亡6000人,而戰線卻始終控製在洋山周圍。12月20日,北灣將戰鬥狀況向世界公開,仙麗軍隊拉胯的表現一下子成了全世界的笑柄。20日之後,當初被轉移到外國的遷移者開始陸陸續續來到北灣。此前二一遷徙到達北灣的有180萬人,提前偷渡到北灣的有120萬,轉移國外的人數有200萬。這200萬人的回歸大大增加了北灣的勞動力和兵力,到次年1月10日,戰爭爆發一個多月後,北灣軍隊數量擴展到了50萬,足夠與仙麗軍匹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