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生來潛意識就懼怕死亡,希望永生,漢武帝16歲繼位,第二年才年僅17歲,即公元前139年,他就開始修建自己的陵墓。在一次打獵的過程中,因在茂鄉附近發現了一隻麒麟狀的動物和一棵長生果樹,他認定茂鄉是一塊風水寶地,於是下詔將此地圈禁起來,開始營造陵墓,名為茂陵。
漢武帝在創立自己的偉績的同時,他的陵寢也在不斷擴大。公元前57年2月,71歲的漢武帝壽終於長安王柞宮,18天後葬於茂陵。茂陵由此才停止了營建,而這時茂陵已修建了53年之久,原來栽下的樹木都已經長成參天大樹,而出土的被埋葬的陪葬者高達數萬人。
與他的傲世功業相對照的,是他的文臣武將們幾乎都難得善終。而在他的後宮裏,成為他妻子的女人,也同樣沒有任何一個能夠有好的結果。
雖然從小放出豪言“金屋以藏嬌”,但等到阿嬌人老珠黃之時,劉徹隻因結識了歌女衛子夫,便背著阿嬌偷偷地將衛子夫安置於上林苑,直至衛子夫有了身孕,便冊封她為夫人,封賞全家,不再理會皇後陳嬌。
陳嬌最後的命運很悲慘,因為沒有子嗣,劉徹又移情別戀,精神空虛的她轉而乞靈於巫術,最後事發,牽連300餘宮婢太監盡皆喪命。
27歲的劉徹頒下廢後詔書:“皇後失序,惑於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璽綬,罷退居長門宮。”——十幾年的夫妻情份,至此嘎然而止。
後來陳嬌黃金千兩托司馬相如做”長門賦“,淒惻動人,但終究沒有挽回劉徹的心,最後淒然鍾老於長門宮。
劉徹老年殺戮過重,因“巫蠱之禍”,父子相殘,自滅其子;而衛夫人亦因“巫蠱之禍”而自殺。
所幸一次漢武帝巡行至河間,偶見一美麗少女,她從小患病,少進飲食,而且雙手緊握成拳,誰也沒法讓她伸展。漢武帝被她的美麗所傾倒,親自去嚐試為她掰拳。由於漢武帝有神靈之體,奇跡出現:這雙手很輕易地恢複成了健康的模樣,更奇怪的是在右手心裏還緊緊地握著一隻小小的玉鉤。
武帝非常高興,將她帶回宮中,並因此進封為婕妤,號鉤弋夫人。她神奇地為年過六十四歲的劉徹生下了最小的孩子劉弗陵,小皇子也被稱為“鉤弋子”。
但不久,劉徹自知將死,殺掉了所有子嗣之生母。鉤弋夫人也因為一點小錯,被他故意處死,草草葬在甘泉宮以南。
鉤弋夫人被殺的第二年,71歲的劉徹臥病不起,在正式冊立劉弗陵為太子之後的兩天便離開了人世,結束了他輝煌而傳奇的一生。隨後,七歲的劉弗陵即皇帝位,是為漢昭帝。
其時茂陵已修建了53年之久,寶物無數,僅陪葬者就高達數萬人。相傳武帝身穿的金縷玉衣、玉箱、玉杖和武帝生前所讀的雜經30餘卷,盛於金箱,也一並埋入茂陵。
其中考古專家最看好的是劉徹穿的金縷玉衣。西漢劉歆的《西京雜記》記載,“漢帝送死皆珠襦玉匣,匣形如鎧甲,連以金縷。梓宮內,武帝口、含蟬玉,身著金縷玉匣。匣上皆鏤為蛟龍彎鳳魚麟之像,世謂為蛟龍玉匣。”漢武帝的玉衣形體很大,全長1.88米,有大小玉片2498片,僅串玉片的金線就有兩斤多重。
但是事後觀之,權勢地位,錢財珠寶,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即便是一代帝王,光輝歲月之後,亦同樣如此。
漢武帝駕崩埋葬之後,並未得到安寧。
《後漢書》記載,當年農民起義軍赤林軍攻占長安後,焚燒了皇宮,又“發掘諸陵,取其寶物”,茂陵中的寶物,搬了幾十天,“陵中物仍不能減半”。後來赤林軍沒有錢用時,又再一次盜挖了茂陵。
而在東漢末年,董卓也盜挖過茂陵,他叮囑呂布,在進入茂陵時注意尋找一種專治啞巴的秘方,原來他的孫女董白是個啞巴。
唐末黃巢起義時沒有錢用,也光顧過茂陵。
民國時期,軍閥孫連仲在陵上修築戰壕,也被懷疑實為盜墓。
19世紀40年代,一位美國飛行員在執行飛行任務的途中,在西安的西北方向意外看到了類似於金字塔的建築,他把這些建築稱為“東方的金字塔”,他和他的飛行隊員由於並不知道是什麼古跡,所以隻把這些建築當作導航地標,這個“金字塔”就是漢武帝劉徹的茂陵。
。。。”
聽到這裏,召實在忍不住了,高聲問道:“什麼是飛行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