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呂蒙殉城(一)(2 / 2)

諸葛亮返身回到主位,閉目思考了一會,道:“子龍,叔至率領驍騎軍,日夜兼程,趕赴漢津渡口,準備船隻,翼德、雋義率領本部人馬,隨後出發,不得有誤。”

“末將領命!”趙雲等將,紛紛應命而退。

“士元,子揚,準備大軍所需的器械糧草,明日午後,隨吾出發。”諸葛亮接著又道:“文長,襄陽本侯就交給你們幾位了,今日宴會到此為止,待解了夏口之危。本侯在與諸位把酒言歡。”

“諾!”大堂內的文武官員,齊聲作揖應道。

數日前的夏口城下,周瑜中軍大帳。

當在夏口城下指揮作戰的周瑜,接到孫權軍令。命他準備收軍,退回廬江的消息,氣急之下的他,忍不住噴出一口汙血。

帳下左右眾將,淩統、朱然、黃柄、呂據、朱桓、潘璋、朱績紛紛上前喊道:“都督,都督無恙否?”

周瑜麵露慘笑,伸手擦拭著嘴角的血跡,道:“吾畢生心願。就是襄助孫氏,奪取荊州,舉兵北伐,數次征伐江夏。屢次要盡全功之際,卻都因外力原因,導致功虧一簣,實在可恨,可恨矣!”

“都督。主公下次軍令,隻怕也是不以為之,都督還請放寬心思,保重身體才是。”作為孫權心腹大將的朱桓。現今擔任奮武將軍,是帳內眾將之中。除周瑜外,職位最高的人選。

周瑜蹙眉掃了一眼朱桓。點頭道:“休穆將軍說的是,那就勞煩汝傳吾將令,收拾營寨,來日徐徐退兵,汝部為前驅,負責開路修橋,以供大軍前行。”

“諾!”朱桓點頭應命而退。

“都督,江夏十餘座城池,現今皆已被我軍攻下,眼看夏口城唾手可得,就這麼放棄,末將實在不甘心。”淩統見朱桓離去,焦急的上前攙扶著周瑜抱怨道。

“都督,淩公績說的是,吾數萬將士,曆時數月,奮勇殺敵,眼看城破在即,卻要退兵,這叫將士們如何心服?”朱然也是忿然喊道,作為朱治的養子,對於父親朱治被甘寧殺死一事,他一直都是耿耿於懷的,也讓他對荊州充滿仇恨之心。

“都督有句古話說的好,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還請都督三思,此次吾軍已經跟荊州結下大仇,就算撤退,也斷然不會取得荊州的諒解,與其這樣,莫如一舉攻下夏口,以江夏為據點,與荊州大戰一場,豈不美哉?”

黃蓋長子黃柄,雖然才二十出頭,身形魁梧的他,說起來話來鏗鏘有力,已有當年黃蓋幾分威勢。

周瑜舉目看了一眼帳下這些個青年將領,無論是淩統、還是朱然、或者黃柄都跟荊州有解不開的仇恨,他們的父親無一不是死在荊州大將的手下。

而這些人卻又都才能卓著,無疑都是江東未來的棟梁之才,正如他們所說,江東與荊州之間,仇恨已經結下,化解根本就不可能,從孫氏第一代的孫堅死在劉表手下開始,就注定江東與荊州最終隻能一支獨大,而無法共存。

思慮之下,周瑜神情肅穆的望著帳下的諸將道:“既然諸位將軍決心死戰,某到有一計,改日某親自出戰,然後假裝受傷,到時爾等借機把吾救回大營,然後借機開始退軍,到時城中守軍必然放下戒備,到時由淩統你和朱然二人,各帶五百水軍,趁夜潛入夏口水寨,放火燒毀夏口水寨,一旦燒毀夏口水寨,守軍將失去後路,定然不是我軍對手,到時我軍水陸大軍同時進攻,必可一舉攻破夏口。”

“都督此計甚妙,吾等願聽都督吩咐。”淩統諸將一聽,無不是精神一震,紛紛齊聲應道。

正如周瑜所料,這三個月堅守,夏口守將呂蒙、向朗、傅肜等雖然堅持了下來,但卻也到了強弩之末,城中無論是軍士還是百姓,都快到崩潰的邊緣。

當周瑜第二日領軍出征,意外摔下馬背,隨後又有細作彙報,周瑜舊疾複發,正準備連夜拔營撤退時,呂蒙等人,無不是鬆了口氣。

至於追擊一事,呂蒙自是想都沒想,因為現在城中雖然還有守軍一萬多人馬,但這些軍士,實際大多都是戰爭爆發後,臨時招募的新兵,守城已經勉強,出戰完全是找死。

而他手中精銳的錦帆水軍,這三個月防守戰,已經折損五成,剩下的五成兵力,有三千駐守水寨,剩下的無不都是受傷掛彩的,基本失去戰鬥力。

當斥候彙報說周瑜大軍,已經退出二十裏時,消瘦的呂蒙,站在牆頭之上,望著不遠的江麵,對向朗、傅肜道:“今晚終於可以睡個安穩覺了。”

“是啊,這三個月來,呂都督你可是瘦了整整一圈,如今城池保住,總算不負主公所托矣。”向朗雖然是一介書生,但此刻他卻也是一身戎裝,雖然神情疲憊,但精神卻是不錯。

“傳令,今晚各營將士都好好吃一頓,美美睡上一覺,擇日本都督要按功行賞。”呂蒙高興的大笑一聲,吩咐身邊的傳令兵道。

(謝謝大家的支持。)(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