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百八十一章對孫權開戰
周瑜攻取夏口,斬殺呂蒙的消息,傳到曲阿吳侯府時,孫權與魯肅也是前腳剛從廬江回到曲阿,得知這個消息,孫權臉色霎那之間,變得一片陰霾。..
“豈有此理,本侯明明下令,讓公瑾退軍,他竟然罔顧本侯軍令,混蛋,真是混蛋。”空曠的大堂之上,盛怒的孫權一拳砸在案幾之上,咆哮著怒吼一聲,嚇得大堂左右一幹侍衛,紛紛伏首跪地。
一旁侍立的魯肅,微微低著頭尋思一會,道:“主公,事已至此,咱們隻能尋找應對之策,如今曹軍大敗,諸葛亮兵鋒大盛,卻不可交鋒,可立即派人求和,縱使無法言和,但也可以拖延時日,讓我軍能夠從容整軍備戰。”
“另外派一路使者,向曹操進貢示好,表示我們我們的臣服態度,若曹操能夠重整旗鼓,發兵馳援我軍,諸葛亮也並不足為懼。”
“唉,公瑾太令吾失望了,江夏雖然重要,但若是一個月前,他攻破江夏,對於我江東來說,卻是大喜之事,可眼下攻破江夏,無疑是引火燒身,迫使諸葛亮對我江東宣戰,得不償失矣。”孫權歎了口氣,惱恨之餘,也讚同了魯肅之言。
“主公,據說孫夫人現今在諸葛亮麵前還說的上話,莫如先派個密使過去,探探口風,若諸葛亮有和談之意,吾再親自跑一趟荊州。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孫權尋思一番。道:“如此甚為妥當,就這麼辦。”
隨後孫權又吩咐左右道:“命程普韓當二位將軍來見。”
這邊孫權在緊急應對江夏事件之時,諸葛亮率領的四萬援軍,加上驍騎軍共四萬六千餘人馬,也已抵達漢津渡口。
在漢津渡口紮下營寨時,諸葛亮與向朗見了一麵,對於戰死的一幹將領的家屬進行了撫恤,並任命向朗為南郡主薄,繼續護衛呂蒙等將領的家屬,前往江陵安頓。
“主公。江夏如今已經失守,夏口水軍全軍覆沒,夏口的戰船也已燒毀,此刻以漢津渡口收集起來的戰船。根本無法支持我軍與周瑜對抗,統建議主公可以繼續在此大張旗鼓收集戰船,做出渡江的姿態。
“秘密派一支兵馬,沿江岸直下,前往柴桑,與甘寧將軍會合,分兵兩路,一路佯攻廬江,一路猛攻豫章,趁勢奪取豫章全郡。
“吾料周瑜若得知我軍攻打廬江。必然以為我軍是想斷其後路,到時主力大軍必然回援廬江,而實際上我軍的戰略意圖,則是攻取豫章全郡,和奪回江夏。”
坐在諸葛亮下首的龐統,在商討戰略計劃之時,率先提出了的作戰意圖。
諸葛亮現在的心情,自然是談不上好的,江夏失守,呂蒙等將領戰死。數萬兵馬折損,這無疑是諸葛亮起兵一來,最大的一次失敗。
雖說如此,但諸葛亮卻並未昏了頭,相反他現在的頭腦。比任何時候都要冷靜,現今全麵討伐江東。顯然時機還不成熟,但正如龐統所言,重奪回江夏,以及占領豫章全郡,蠶食江東土地,完全是符合眼下時局的。
思慮片刻,諸葛亮目光掃過帳下趙雲、張飛、張合等一幹將領,道:“諸位將軍有什麼想法,一道提出來議議。”
“主公,我軍連續作戰,雖然士氣旺盛,但各軍也確已疲憊,若是全麵投入對江東的戰鬥,不但難有勝算,恐怕還會白白讓曹操坐收漁翁之利,末將讚同龐軍師的策略,一來可以收複失地,二來可以奪取豫章,三來也可以休養生息,如此也不至於把孫權,完全逼向曹操一方。”
趙雲眼見諸將沉思,隨即起身作揖進言道。
“主公,吾等附議。”張飛、張合等都是一軍統將,對於自己部下的情況,自是心知肚明,眼下各軍連續作戰,損失不小,雖然都有補充,但戰鬥力一下子肯定上不了,若是再持續作戰,隻怕打到最後,勢必將無鬥誌,兵無戰心。
諸葛亮心中豈會不明,眼下龐統的戰略構思,顯然是最適宜當下的戰局,重回奪回江夏,占領豫章全境,控製長江水域,徹底遏製江東再長江水域活動,那麼就等於掐住了江東的咽喉。
若是能進一步攻下長江北岸的廬江城,那自是最完美的結果,沉思之餘,諸葛亮沉聲道:“飛馬傳令,命甘寧、鄧芝率領柴桑各路兵馬,立即奇襲廬江,文聘率一軍,佯攻豫章城。”
“子龍,俊義汝個人率領所部驍騎,神威軍馳援文聘攻打豫章,要不計代價,全力攻取豫章。”
“末將領命!”趙雲,張合出列接令而去。
“翼德,子揚,汝二人率軍,準備渡船,做好渡江攻打夏口的態勢,吸引周瑜注意力。”
“末將領命。”張飛、陳楚沉聲接令而退。
“飛馬傳令,任命法正為漢中都督,成立平西軍,李嚴為統軍將軍,嚴顏為副將,共兩萬五千人馬,平西將軍龐德領漢中太守,命鎮西將軍,領涼州刺史馬超,屯兵一萬鎮守陽平關,受漢中都督法正節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