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成為太後那一日的夢,我寧願沒看懂(1 / 1)

剛開始看甄嬛傳,看到甄嬛稱病躲避寵幸,卻過的潦倒,勢力的太監宮女都能欺負她,很是著急。看到甄嬛一步步獲得榮寵很替她開心,看到甄嬛心灰意冷很替她難過,直到淩雲峰之後,熹貴妃霸氣回歸,一路好像升級打怪,很是滿意這樣的熹貴妃,覺得甚是揚眉吐氣。看到皇後慘敗,看到甄嬛登上後宮宮鬥冠軍的寶座,感覺這才應該是大女主有的風範。

已經成為太後的甄嬛,說了一句“瑾汐,我累了。”初看隻記得甄嬛如今的風光無限,還在為她取得的勝利瘋狂打CALL,再看《甄嬛傳》已經是數年之後,才開始留意起那句“瑾汐,我累了。”才看懂了甄嬛的夢,看懂了她一生的波瀾壯闊以及她的無力與無奈。

她其實是一個被命運推著走的女人,從一開始,甄嬛在祈福,不願意入宮,到中選秀女,甄嬛被命運推著走,就好像最後甄嬛望著奄奄一息的四大爺,說道,也許一開始就都是錯的。

不想進宮偏偏入了宮,不想承寵,瑾汐的一句話卻告訴甄嬛必須往前走,瑾汐說,不論想與不想,其實後宮的爭鬥,您從未遠離。

承寵的甄嬛,本是將少女最好的情感都放在了四大爺身上,她呼喚他四郎,她希望承寵之夜是他們的洞房花燭夜,她甚至半夜起來去剪蠟燭,希望蠟燭可以一直到天明。甄嬛曾將最好的情感給了四大爺,卻最終得到了一個真相:菀莞類卿。

本以為離開皇宮,就此一生青燈古佛相伴,卻偏偏果郡王燃起了希望,破開了甄嬛已經傷痕累累被鎖起來的心房。再一次燃起希望的甄嬛在淩雲峰和果郡王相依相伴,她重回少女的爛漫,有知情識趣的果郡王在身邊,他們隻等事成隱居不問世事,卻在果郡王出使不久,傳來果郡王去世的消息。

已經懷有身孕的甄嬛,懷著巨大的傷痛,又得知父母妹妹被流放寧古塔,命運的大手再一次推向她,讓她不得不做了最凶險也最無力的決定。

從淩雲峰迎出熹貴妃的那一天,甄嬛已經抱著必贏的決心,她應了瑾汐那句話,不是狠心,狠心還有心,她要既狠又無心。

已經成為太後的甄嬛,沉沉睡去,陽光照在她的臉上,印照出她的夢,有甜有淚有苦亦有痛。

如果讓她選,甄嬛但願她沒有入宮,或者她願意回到杏花微雨時,回到和四大爺蕩秋千的午後,回到四大爺為她畫姣梨妝的那天。如果可以,她不想失去自己的兩個孩子。

如果不行,她想就這樣在無名之地,與果郡王攜手一生,不要榮華富貴,不要權勢滔天,不用步步為營,不必狠而無心。

如果可以,她不會為安陵容出頭頂撞夏冬春,她不用和安陵容親厚,她也不會失去她最好的眉姐姐,那個就算兩人意見不合,不願意見她,聽見她被貶去小島,立刻就放心不下她的人,那個說,如果是別人,寧願是你來承寵,至少你不會害我的眉姐姐。那個她離宮修行便搬去她宮殿替她守著的眉姐姐。那是她一生最為純淨,信任的人,是她在後宮這樣步步為營的地方唯一不必提防,可以完全相信的人。

如果可以,她不想用扭軲轆氏的手搭上果郡王的手,走上那條她不願意卻不得不走的路,從此,她必須強顏歡笑的把自己的妹妹嫁給自己最愛的人,她隻能用最深的祝福最落寞的心最痛的隱忍最羨慕的神情看著浣碧可以大大方方去追尋自己不可能再擁有的幸福。

如果可以,她不會聽果郡王的話,起身去關那扇窗,這樣她就可以不必看著最愛的人死在自己麵前,看著果郡王死在自己麵前,她才是最痛苦的那個人,她必須獨自去走一條再無期盼,隻剩複仇的路。

可惜,沒有如果,隻能是在夢裏回顧自己的一生,看似獲得了無上的榮華,可隻有甄嬛自己知道,人生若隻如初見,一切才是她最期盼的模樣。

“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終究是不能如願。“逆風如解易,容易莫摧殘”除夕夜的祈禱也終究換來一場空。

再看《甄嬛傳》已經不再是看到她的勝利,更唏噓她的命運,從未能如願,一步步被推著前行的甄嬛,終究隻能在一個個夢裏,和自己惦念的人,懷念的過去,走過的路相會。

如果可以,我也希望自己沒有看懂她的夢,那說明我們都還沒有經曆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