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學”是什麼意思

原文

子日: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陳昌文解讀《論語》

《論語》開篇第一個字“學”,為什麼是這個學?不是其他的字?我思

考過許多年,讓你一開始什麼都不會的,一定要學!

想要創業,需要學;想要當老板,需要學;想要做人,需要學;甚至想談女朋友,也需要學。比如公司要招聘一個管理人員,你沒有學會做管理人員,你當然就應聘不了管理人員。所以,“學”真的是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麵麵。

你不懂經濟,你就不可能懂得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會漲,還是會跌?你不懂人情世故,你就不懂得拍馬屁有時候是必須的;你想升官發財,你就必須學會拍馬屁。你這個人很冷漠,不懂得讓領導、有本事的人舒心,你就沒有前途。你不學,你甚至還嘲笑那些會拍馬屁,而日子過得比你好,老婆比你老婆漂亮的人。你不學,你就會成為一個酸腐的人。

學,有兩種模式,一種是越學越讓自己過得好,就是滋潤自己。另一種是越學讓自己越蠢。比如一到節日,很多人看到別人發節日祝福,自己也複製、粘貼節日祝福到處亂發,凡是在微信上的都去發一發。有關係、無關係的人都發。這就是盲目的學,你浪費了別人的時間,也浪費了自己的時間。這都是無腦的人才幹的事情,也就是學錯了。而正確的東西,你又反對,不去學。比如我剛才講了,你要讓你的領導舒心,你才有可能升官發財。結果你反對,說這是拍馬屁,結果你隻能當一名員工,收入非常低,這就是學錯了。比如在家裏,你要學習讓老婆開心。結果你說男人要有男人樣,大男子主義,讓老婆很不開心。家裏雞飛狗跳的,這就是學錯了。

什麼是學m?這就是“學”了過後,才有“而”。就是說任何事,我們

必須先學習,才有後來的好處,或者是壞處。如果你不學習,做後麵的“而”什麼的,就沒有。隻有你敢學,你才有做人上人的機會。如果你不學,你就隻能做普通人,做愚昧的人。

學而時習之,這個實質是要求我們時時刻刻學習,也就是不是今天學了明天就不學了。比如很多人讀書的時候努力學習,大學一畢業就不學習了,就不摸書了,這就是沒讀懂這個實質。時代是不斷前進的,有新的技術,新的社會趨勢。比如當年淘寶來了,你不學習;後來微信來了,你也不學習;後來,人工智能來了,你也不學習,那麼你就被時代淘汰了。這個“習”字,很多大儒講的是練習。這練習當然也對,也就是你從老師那裏學到的知識,自己去琢磨練習,把這個本領變成自己的,越來越熟練。我還要說另一種解釋就是習慣,你必須把學習本領當成一種習慣,那麼你就會快樂起來。這有點以苦為樂的意味。所以後麵說不亦說乎?大概就是這個道理。

學的本意不是讓你隻是懂得一個道理,而是要練成一項有用途的本領。比如你去聽某人的賺錢課,你不是聽其課程,而是需要把他的方法學到自己手上,練習會了,去賺錢。當你真正賺錢了,你才會快樂。如果學習隻是聽課,隻是理解一個道理,那麼不如不學習。

學是要講功用的,學習要有功利主義,如果不懂這個道理,就會變成那些說自己讀了很多書,懂了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也就是依然賺不到錢的人。

學習的本質是先模位,模們就要模仿大師,也就是你要把古今中外最牛

最厲害的高手找出來模仿,那麼你就會變成高手。這裏有一個改變命運的秘密也就是有些人天生學的就是農民工,所以一輩子成了農民工。而有的人天生就開始學大師,所以一輩子榮華富貴。比如我有一個親戚去了藍翔技校學挖掘機,現在在一個沙場開挖掘機。這個人就很難榮華富貴了。再比如我以前打工的老板兒子,這個公子哥先是在英國留學,回國後,老爸直接派他到一個最好的分公司總經理那裏做了總經理助理,就是跟著總經理學習做總經理。後來這個公子哥學了三年就成了總經理。而我們很多人還在為月收入破一萬而奮鬥。當然很多人會說我沒有那麼好的條件,不能學習做總經理怎麼辦?每個人的條件不一樣。但是你可以在你的能力、眼界範圍內,迅速找到一個有利於你的本領去學習。我相信你能懂我這句話,你的命運會迅速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