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李世民還有很多哭包時候。”

“公元627年,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後,立馬趕到宮中,對著父親李淵一把鼻涕一把淚地數落著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的那些事兒,哭得那叫一個慘,直接就一跪不起,嚎了好長時間呢!”

“唐高祖李淵過世的時候,李世民更是哭了好幾個月,整個人都瘦了一大圈。”

樂清露忍不住驚呼。

“淚腺發達啊,也是讓你哭上了。”

“後來李世民的的一個女兒突然去世,李世民又哭得死去活來的,一個月都食不下咽,一天要哭個幾十來回,心情可謂是跌落穀底,根本就控製不住自己悲傷的心情。”

“還有曾經在晉陽起兵的時候,李淵突然想打退堂鼓回太原,李世民那叫一個急啊。立馬就使用了他的大招,哭!哭得那叫一個傷心欲絕。”

“李淵被他哭得沒辦法,隻好打消了那個念頭。”

“貞觀11年,大臣李靖生病了,李世民一去探望,也立馬難過得哭了起來。”

“此外唐太宗李世民哭包的事跡還有很多,我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

“那大家聽了李世民這麼多哭包事跡,是不是對他的印象是一個溫和,從善如流,情感充沛,愛護百姓的好皇帝。雖然有點瑕疵,但是完全瑕不掩瑜。”樂清露皮了一下。“要是唐太宗真的一點確定都沒有,我就要覺得他是個假人了。”

“大家對唐太宗的印象都很對,但是唐太宗不僅是皇帝,他還是一個將領。”

“他自帶殺伐果斷的個性與能力。”

“甚至這種能力比他的父親漢高祖更高。”

“唐高祖李淵,性優柔,又和隋朝末帝有親緣關係,位高權重。雖然有造反的想法,但實施的概率不大,那唐高祖又為什麼會走上造反這條路呢?”

“當然要靠他殺伐果斷的好大兒李世民啊。”

“隋朝末年,隋煬帝楊廣荒淫殘暴,窮兵黷武,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因為隋煬帝的殘暴行為,引起廣大百姓的強烈不滿,所以天下烽煙處處,到處都是造反的反王。”

“時局動蕩,李淵必須找尋其自己的出路了。按理說造反是最好的,但是李淵還是選擇了拒絕。”

“直到有一天,一則流言讓李氏家族陷入了危機。”

“不知何時起,民間開始盛傳。”

“木子李得天下。梨花開楊花落。”

“什麼意思呢?太明顯了。這就是一個諺童謠嘛。”

“上麵說,以後會有姓李的會取代隋朝。”

“民間的這種說法呢,當然是對楊廣登基之後的橫征暴斂是深感不滿。”

“但是對於楊廣來說,那就是意味著政治危機。”

“怎麼辦?”樂清露反問。“一個最簡單的方法。有人建議,盡誅海內凡姓李者。”

“就是把姓李的全都殺掉。”

“那殺誰呢?當是時,最強大的李氏家族有兩個。”

“一個是有丹書鐵券的大將軍李渾。”

“另外一個就是李淵家族了。”

“而果然沒過多久,就有人舉報李渾謀反。”

“於是隋煬帝直接就把李渾全家滅了。”

“那李淵見李渾結局,是不是會產生兔死狗烹之感,緊接著想要謀反呢?”

樂清露一擺手。

“那李淵還是忍下來了。”

“這可能就是所謂的非必要不謀反?咱不懂啊。”

〔天啊,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忍者神龜,吾甘拜下風〕

〔這都能忍,牆都不服就服你〕

〔不愧是李淵〕

“當時的李淵為了保命,他經常搜尋一些古玩異物獻給楊廣,想討好他,緩和關係。”

“同時假裝自己沉湎於酒色。”

“希望楊廣可以放他一馬。”

“可他不知道,此後發生的一件事是讓他躲無可躲,避無可避。”

“是什麼事呢?”

“隋煬帝在太原境內有一個行宮叫晉陽宮。”

“李淵當時擔任的就是晉陽宮監。”

“剛才我們已經說過了,李淵為了麻痹楊廣,一直假裝沉迷酒色。但李淵畢竟是宮監嘛,他沉迷酒色能在哪裏?隻能是晉陽宮了。”

“此時一個人物登上了曆史舞台。”

“他就是此時晉陽宮的副宮監裴寂。”

“他有一次和裴寂一塊喝酒。喝的暢快淋漓。誰知道一覺醒來,發現天塌了。”

“他竟然發現自己榻上有兩個女人。”

“竟然是晉陽宮的宮妃。”

“這讓李淵大驚失色。”

“為什麼呢?冒犯宮妃啊家人們,這可是皇帝的女人,你敢睡你就敢死。”

“遭了,闖禍了。該怎麼辦?李淵的心裏充滿了無助與茫然。”

“這時候幾個人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