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遠計將安出?”許攸的話不失為一個好的計策,隻不過能不能行得通,還有待證實。
“若我所料不差,陳留、濟陰、昌邑必定有驃騎將軍大軍,攻破陳留、濟陰,我豫州梁國、陳國將麵臨其兵鋒。因此,主公當派大軍鎮守兩地,以免豫州大亂。”
“另派出十萬大軍由沛國進軍兗州任國,以任國為跳板,擾亂兗州,逼其回兵自救。再派五萬兵馬,由司隸進軍河西郡,此軍以搗亂並州為目的,四處殺掠!打完即走,不作任何停留。隻要並州大亂,其全盤部署必亂,我軍可在亂中取勝!”
許攸此話一出,辛毗、逢紀、辛評頓時眼睛一亮:“主公,子遠此計可行!”
袁紹思慮片刻:“好!誰人願鎮守梁國?”
“末將願往!”魏續馬上自告奮勇。
“魏續聽令!”
“末將在!”
“命你率領十萬兵馬前往梁國!”
“諾!”
“宋憲聽令!”
“末將在!”
“命你率領十萬兵馬前往陳國鎮守!”
“諾!”
“侯成聽令!”
“末將在!”
“命你率領十萬兵馬進軍兗州!”
“諾!”
“淳於瓊聽令!”
“末將在!”
“命你率領五萬兵馬前往並州,攻取河西郡,依子遠之計行事!”
“諾!”
袁紹一連派出五名將領,許攸之計不可謂不厲害,如果不是林楓早有布置,恐怕真會被其得逞。
張燕、於毒、白繞、孟輝四部人馬,最快到達高都的就是孟輝,孟輝率領十萬大軍從高都出發,經過司隸懷縣、管城,在新鄭駐軍。
司隸東邊從林楓率領盟軍打下虎牢關,攻進洛陽以來,從來沒人敢惹並州軍,袁紹又縮進了豫州。其他有點能力的人幾乎被林楓收拾了,董卓視洛陽為禁地,因為林楓在高都,隨時可能南下,自己去洛陽就等於給林楓送肉。
自從馬騰歸順林楓,董卓一直坐立不安,自己的老巢被林楓給抄掉了,唯一還能安穩點的就是自己不作死惹林楓,還能在長安暫時過得安穩些。
孟輝在新鄭休整一晚,第二天十萬兵馬分四路進軍長社。當年皇甫嵩差點被波才圍死在長社,後來半夜起風,趁黃巾軍派出精銳燒掉波才大營,才得以解圍。
郭嘉當年受林楓委托到潁川招募賢士,對潁川來說影響極大,因為郭嘉受林楓影響,一番言論驚世駭俗,推翻士族和把天地收為國有,再分於百姓,讓天下百姓不受窮苦壓迫。
首先受到最大的衝擊的就是荀氏、陳氏、鍾氏、韓氏。所以一開始荀氏和陳氏便最快找到郭嘉。
經過徹夜長談,荀氏有荀彧和荀攸在林楓陣營,而且對林楓評價頗高,很快就接受了郭嘉傳達的觀點,但陳氏依舊沒有放下心中戒備,派出陳群隨郭嘉前往並州,陳群去到並州便受林楓重用,還有陳寔認林楓為主,陳家徹底倒向林楓。
韓氏受韓韶的影響,致力於拯救窮苦百姓,對林楓的思想十分認同,唯一一點就是對土地全部歸為國有,有些隔閡,但見並州的政績後,對林楓的政策並不拒絕。所以韓氏基本沒有意見。
最大的障礙就是鍾氏,鍾氏一向以大漢朝廷為正統,不論什麼都以朝廷為重,對林楓的所作所為並不認同,他們認為林楓在並州的所有應該交由朝廷處理,所以一直在潁川、汝南等諸地散布反對林楓的言論。
但是潁川荀氏、陳氏、韓氏卻反對鍾氏的言論,一直不斷反駁鍾氏之語,就連潁川太守李旻也不敢直言麵對三家人,因為這三家人的影響太大了。
孟輝四路大軍進攻長社,正是鍾氏的所在地。孟輝離開新鄭後,張燕、於毒、白繞隨即而至。三人聽聞孟輝剛剛離去,三人皆黃巾投靠,知道波才在長社兵敗,怕孟輝重蹈覆轍,馬不停蹄地奔向長社。
鍾繇是現任長社縣令,知道遲早有一天林楓會進攻潁川,特別在長社招募數萬大軍,並和太守李旻聯係,以李旻為援軍,兩部人馬裏應外合擊殺前來的並州軍。
孟輝十萬兵馬把長社團團圍住,孟輝可不是波才,軍隊更非波才軍可比。
長社有五萬兵馬,鍾繇在府中召集招募的三位將領,周善、秦琪、秦宜祿。
“三位將軍,敵軍勢大,兵力眾多,希望三位將軍同心協力共同把敵軍拒於城外。隨後李大人會前來救援,隻要我們堅守住城就行,到時候和李大人裏應外合,滅了敵軍。”鍾繇戰前給三人打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