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戰之心,一般來說士兵打仗時間長了都會有的。
尤其是在離開故土去別的國家征戰的時候,麵對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還有陌生的言語,就會忍不住泛起思鄉之情。
若是戰事順利還好,一旦戰況不容樂觀,再加上看著同伴的慘死,就很容易對前途感到擔憂,甚至是絕望。
若是沒有及時的把這種情緒排遣出來,就很容易演變成厭戰情緒。
而當有一個人出現厭戰的情緒以後,這種東西就會像是傳染病一樣,迅速的蔓延。
畢竟人不是獨居動物,打仗的士兵就更加不是了。
人都是會語言交流的,尤其是心情格外鬱悶的時候,更加想要傾訴。
然後聆聽的一方,若是和對方處於相同的狀態下,就很容易受到對方情緒的感染,產生共情情緒。
古往今來,擾亂軍心都是大罪,就是因為打仗打的就是軍心。
而厭戰情緒一旦開始表現出來,就說明軍心已經亂了。
軍心若是亂了,這仗還怎麼打?
上了戰場都想往後麵躲,或者局勢不妙就想著往後跑,那必然是一觸即潰啊!
趙鼎再三確認道:“你果真從他們臉上看出了厭戰之心?”
這話要是吳舉雄說出來,趙鼎都不會如此震驚,畢竟吳舉雄是個正常人,可“曹儈”不是啊!
荊超偽裝出來的曹儈就是個二傻子。
二傻子突然說了正事,趙鼎就覺得有點夢幻,不真實。
“啥叫厭戰之心?”
荊超撓了撓頭,疑惑的看向趙鼎。
“就是你怎麼看出來他們不想打仗了?”
吳舉雄開口詢問。
說實話,吳舉雄也很震驚,但同樣他還覺得挺欣喜。
原來他二弟也不是真的傻透了,隻是某些方麵愚鈍,但是在某些方麵還是很專長的。
“哦,這個啊!”
荊超眼睛看向上麵,他記得國師說過眼睛看向上麵是表示在回憶,而看向下麵則是在思考,也是有撒謊的意思。
總之,國師強製的給他訓練,讓他說話的時候眼睛往上翻。
這就顯得荊超這個人看起來更憨了。
“俺也說不出來,但是俺就是覺得他們不想打了。”
荊超停頓了下又補充道:“俺覺得他們對自己的兵器就很不好,一個願意打仗的人,是不可能恨不得把自己的兵器扔到看不見的地方。”
“俺就 不舍得扔大哥給俺的大刀,因為俺知道要是打仗了,俺還要靠這把刀去殺別人,去保護大哥。”
荊超這話一出,吳舉雄心中頓時又是一股暖流劃過。
該說不說,這種時刻被人掛念的感覺,真是要把吳舉雄給弄迷糊了。
這比什麼迷魂湯都管用。
趙鼎捋著胡須沉思,他聽到荊超這麼一說,腦海中也閃過在金兵大營看到的畫麵。
他確實看到金兵的精氣神挺一般的,反正沒有那種雄赳赳氣昂昂的感覺,就是有一股喪氣感。
結合荊超說的那些,趙鼎倒是覺得真有可能金兵已經出現了厭戰之心。
當然,若是吳舉雄說金兵有了厭戰之心,趙鼎都未必會這麼重視,甚至還跟著去想。
這還是一個心理暗示的作用。
主要是荊超傻裏傻氣的形象深入人心,之後他又展現出了霸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