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童貫的打算(1 / 2)

所謂朝中對此有何不滿,問的其實還是趙桓的態度。

趙佶也知道他自己的行為有多過分,心裏虛著呢!

隻不過和趙桓的書信往來,讓他放鬆了警惕。

畢竟趙桓書信之中除了對趙佶身體無微不至的關懷之外,還經常問政請教。

比如之前的改革軍政,在下行文書發放下去,開始執行新的軍政以後,趙桓就在信中和趙佶說了,並且詢問他的看法,以及請教他怎麼維持文武大臣之間的平衡。

一看到趙桓這麼“依賴”自己,事無巨細的都要問自己,趙佶這就很有底氣了。

也是因此,趙佶才選擇要回來。

當然了,趙桓那是好聽的話不要錢一樣的往外說,實際上問完他就跟沒聽到一樣。

找趙佶來教自己治理國家,就好像在問一頭過年的豬,如何能夠避免被殺。

李綱沉聲說道:“朝中並無不滿,陛下與臣等百官都知曉,太上皇此舉乃是為了防止金賊截獲消息,從而知曉太上皇行宮所在,此外並無他意。”

朝中上下對此肯定是頗有微詞,甚至頗為不滿。

可這話李綱顯然不可能如實的說出來。

趙佶此人極其好麵子,他匆忙逃跑,現在又狼狽回來,已經覺得丟了人了。

若是知曉朝中對他不滿,隻怕又不願意過來了。

尤其是此時,趙佶還心虛,如同驚弓之鳥,已是草木皆兵,風聲鶴唳。

來之前趙桓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把太上皇迎接回來。

李綱肯定是想要完成趙桓的囑托。

當然,李綱出於個人心中所想,也覺得應該把趙佶給迎接回來。

以如今的大宋,確實不適合讓太上皇流落在外。

尤其是太上皇身邊還有奸賊佞臣。

若是不把太上皇迎接回京,隻怕在外,這些奸賊一定會鼓動太上皇做出危害大宋江山之舉。

李綱也擔心趙佶真的會在南方複辟,如果真如此分裂大宋,則大宋必亡。

尤其是趙佶身邊還有蔡京,童貫等人。

就算短時間內趙佶沒有這個意思,也架不住他們的鼓動。

趙佶聽到李綱的回答,點了點頭,這才放下心來。

看來是自己想多了,自己兒子還是蠻識大體的,懂得以孝為先,明白自己這個老父親的“苦衷”。

既然趙桓沒有存著要坑害自己的意思,那麼趙佶也就沒有什麼好擔憂的了。

至於皇位……隻要權利抓在自己手中,皇帝亦或者太上皇又有什麼不同呢?

大權握在自己手中,皇帝這個稱呼和太子也並不會有什麼分別。

趙佶已經想好了,隻要趙桓不短了他的吃穿用度,不跟他爭權,他就允許趙桓這個皇帝一直做下去。

正好,不用事無巨細的處理朝政,他還能抽出更多時間出去玩了呢!

以後出現什麼差錯,有鍋趙桓這個皇帝背,有功勞的話,那就是他這個大權在握的太上皇英明決斷。

趙佶心中越想越覺得滿意。

李綱看到趙佶半天不說話,還以為趙佶心中仍有顧慮。

思索了下,李綱突然想到了什麼,他從袖筒中掏出趙桓的詔書。

“臣差點忘記了,這有陛下詔書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