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罷,正要轉身離開,童貫突然又想到了什麼,他扭頭走到李綱麵前。
拍了拍李綱的肩膀,童貫語氣一轉說道:“李宣撫這個年紀,想必也是子嗣豐盈,盡管官家身居高位,但作為人父與常人並無不同,誰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兒子對自己孝順有加呢?”
“況且天家重孝,也是在為天下百姓做表率,你不要把這個事情看成皇家之事,就當是全一下太上皇的父子之情。”
“你隻管去和朝中溝通,若是陛下願意自然是兩全其美,若是陛下不願意,我們再勸一勸太上皇嘛!”
根本不給李綱開口的機會,童貫自說自話,說完轉身就走。
他不是來和李綱商量的,就是來通知李綱的。
但是說話的時候,童貫突然想到,若是趙桓願意出京來南京迎接趙佶,對於他的計劃更加有利。
開封府距離應天府有三百裏的距離……
三百裏啊!這三百裏的路程,各種路段都有,其實是很容易出現 一些難以預料的情況。
不是嗎?
而且一旦趙桓離開開封府,即便他身邊再多的護衛,麵對不熟悉的環境,都有可能出現各種疏漏之處。
誰若是想要做些什麼事情,豈不是更加方便下手?
因此童貫才語氣一轉,以父子之情為道德綁架,企圖以此讓李綱代為說服趙桓。
童貫走了好一會,李綱的胸膛還在劇烈起伏,他這胸中的怒火壓不下去,根本就壓不下去。
讓皇帝出京迎接,這是怎麼想的呢?
好不容易平複了下心情,控製了情緒,李綱轉身就去求見趙佶了。
他倒是要看看,這種用屁股都想不出來的缺德主意,到底是哪個兔崽子提出來的。
離奇的是太上皇竟然還答應了。
李綱不相信這是趙佶自己的想法,他覺得趙佶畢竟也是做了那麼久皇帝的人,應該還不至於如此昏聵吧?
應該……是……不至於的吧?
李綱心中搖擺不定的時候,內侍官走出來跟他說,太上皇偶感不適,已經休息了,任何人都不得打擾。
一聽這話,李綱哪裏還能夠不明白?
太上皇這是故意躲著他呢!
分明是主意已定。
連勸諫的機會都不給。
沒辦法,李綱隻能轉身就走。
可他剛回去,就看到趙佶身邊的內侍官,牽著駿馬過來了。
“這是何意?”
李綱眯著眼睛看向內侍官前來的身影。
“廣陽郡王看李宣撫的馬有些年邁無神,特意稟報太上皇後,從自己的親衛之中挑選了一匹正值壯年的駿馬出來送給您。”
內侍官笑眯眯的說道:“郡王爺說了,李宣撫是要做大事的人,這坐騎必須要配得上李宣撫的身份才行,希望李宣撫能騎著這匹馬,登上青雲路,保大宋萬載昌盛。”
如果說送馬還隻是暗示的話,那麼這些話就已經是明示了,甚至還帶著催促的意思。
他剛剛去求見太上皇,才吃了閉門羹回來。
而內侍官卻是說,童貫看到他的馬不行了,稟報太上皇後給他挑選了一匹好馬。
這什麼意思?
他可是隻有剛才童貫來通知自己要讓陛下來南京迎接太上皇的時候,才接觸童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