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悔不當初(1 / 2)

趙桓沉吟著。

趙佶搬出了太祖皇帝的誓言,讓他不好輕易開口。

若這些話換成大臣來說,趙桓能噴死對方。

可這話是他的活爹的說的,趙桓一個回答不好,就會被人抓住話柄,打擊他的形象。

畢竟親爹跟你說,讓你聽咱祖宗的話,和別人站出來跟你說,讓你聽你祖宗的話,所代表的含義完全不同。

如果趙桓不同意,那就是連祖宗的話和親爹的話都不聽,直接一個忤逆不孝,欺宗忘祖的大罪就能扣腦門上。

如果趙桓同意,肯定又會得罪百姓。

趙佶特意搬出來太祖皇帝的誓言,不僅是在逼迫趙桓放過自己的心腹,更是把趙桓陷入兩難之地。

一時間,趙桓竟然不知該如何作答。

此時,趙桓心中無比悲憤,他腦海突然浮現了郭京的身影。

趙桓想著,若是亞父在此,絕對不會讓他如此為難。

甚至他的亞父,會在他麵臨這些問題之前,就先把這些問題給他解決了。

如今親爹這個活爹回來了,趙桓才突然明白郭京這個亞父的好。

他此時突然有些後悔,不該把郭京逼出京城去。

“吾兒,你考慮的如何了?”

趙佶步步緊逼,絲毫不給趙桓退讓的餘地。

趙桓回過神來,他沒辦法回答,怎麼說怎麼都是錯,他隻能不回答。

“父皇,這些瑣事比起您平安歸來都是小事,童貫蔡京之事,他們是否有罪,是應該誅他們誤國之罪,還是應該賞他們護您周全之功,兒臣以為都應該慎重。”

趙桓沉聲說道:“此事應當交由有司查清楚,來龍去脈都應該清晰明了,證據確鑿,才能服眾。”

趙桓回答不了,隻能開始打馬虎眼。

情況是這麼個情況,問題是這麼個問題,啊,這個那個,對吧?

看起來好像說了,仔細一看又啥都沒講。

趙佶沒聽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自然不肯善罷甘休。

眼看趙佶還要張嘴,趙桓不想在這件事情上繼續糾纏,便突然一拍腦袋,說道:“對了,瞧兒臣這腦子,有件事情竟然忘記跟父皇說了……”

“父皇,可還記得國師郭京?兒臣已經封他為河北兵馬大元帥,命他統帥各路軍馬,平定河東路以及河北路的金賊。”

“國師此人果真是神仙在世,他出兵不過幾個月的時間,如今各地捷報紛紛傳來,不僅太原之危解除,更是巧用妙計將金軍東路大軍,金國完顏阿骨打的二兒子完顏宗望給殺死在澤州之外。”

趙佶眉頭緊皺,這些他都知道了啊!

之前趙桓給他的書信中,提及過了。

趙佶正要開口,趙桓又緊忙說道:“父皇,國師有退敵扶社稷之危的天大功勞,按理來說便是破格封王也不為過,可國師畢竟是世外高人,對於這些俗世虛名並不太在意。”

“國師也快凱旋回京了,應當如何封賞他,兒臣心中仍舊沒有個主意。”

“不知,父皇心中可有什麼看法?”

趙桓純屬是隨便找個事情,隨便繞一下趙佶,讓趙佶閑不下嘴去說蔡京的事。

果然,提起郭京,趙佶的心思被吸引過去了。

趙桓這麼問他,倒是讓趙佶感覺到了被尊重,心中稍微舒坦了一些。

“那郭京果真如此厲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