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趙桓快瘋了(1 / 2)

為什麼很多大家明知道是假的東西,也會有好多人相信?

民間信這個信那個的,朝廷多次跟老百姓普及是假的,仍舊會有不少人前赴後繼的上當?

其實就是私下的傳播誘導太讓人迷糊了,太洗腦了。

蔡京在京中的親屬的確都被趙桓清理了,可那隻是表麵上的。

私下裏的勢力並不能完全清除幹淨。

於是,蔡京就利用這些人,到處宣講天書內容。

利用京城百姓對於郭京的崇拜,以郭京為切入點。

開頭內容讓人以為是郭京,並不反感聽下去,等到聽到後來發現不是郭京的時候,已經被洗腦控製了。

重點根本就無法關注在人選上麵,而是什麼災禍,什麼仙宮等等玄之又玄的事情上麵。

等到聽到最後以後,腦子都亂成漿糊了,就更加反應不過來了。

即便是京城,仍有許多百姓,大字都不認識一籮筐。

再加上信息的閉塞,他們更加容易被忽悠。

這和智商無關,純粹就是見識的問題。

況且封建王朝下的百姓,本身就對於玄妙之事充滿敬畏和崇拜。

這也是朝廷自己引導出來的結果。

畢竟每個皇帝都說自己是“天子”是“君權天授”,皇帝如此,百姓又如何能分辨真偽?

皇帝為了奴役百姓,在登基之後都會對百姓強調自己是受命於天,這是他們的傳承,也是他們必備的步驟。

當然,確實有用,讓百姓對他們敬畏起來。

但同時,想要謀反的人,也會利用這一點來引導百姓的輿論。

當京城傳遍了這種傳言之後,相信的人也會跟瘟疫一樣迅速在人群之中傳播。

即便一開始不信的人,也會在身邊的人不斷的洗腦之下加入進來。

或許有些人確實不信,但因為身邊的人都在相信,他們表麵上也會妥協。

為了不顯得自己不合群,就會假裝有信心,也同樣也是在給趙佶造聲勢。

人畢竟是群居的屬性,很難能有人脫離人群保持自我的思想。

為什麼有些東西明明看著很醜很垃圾,但仍舊受人追捧?

就是因為“潮流”這裏的潮流不是說時尚,而是浪潮流動的意思。

在浪潮推動之中,誰又能真的保持自我,紋絲不動?

絕大部分都會被席卷成為浪潮的一部分。

並且為了顯示自己的正常,顯示自己的合群,去賣力的宣揚,企圖把身邊所有人都拉入這個旋渦之中。

這就是人性!!!

趙桓在看到這黃帛內容後,他第一步就做錯了。

他沒有從人性出發,而是從權性行動,他大肆鎮壓,反而勾動了百姓的好奇心。

甚至是促成了天書之中的某些內容,讓百姓更加相信天書的內容。

因此,在他大肆鎮壓的前幾天的確出現了短暫的平靜。

可暗中潮流湧動,越發不可控起來。

等到趙桓反應過來的時候,這暗流已經醞釀成了風暴。

之後趙佶緊接著就是第二招,利用趙構掌控兩浙路的事情,成功的逼迫趙桓解除了對他的軟禁。

趙桓的退讓,當然並不能讓趙佶收手。

也不能喚起趙佶對趙桓的父子之情,他繼而再次出擊。

能夠出麵以後,趙佶一日都沒閑著,天天跑出去各種演。

又是建立道場自己親自誦經祈福,超度為大宋戰死的將士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