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郭皇後【135】(1 / 2)

賈昌朝幾人知道主持新政的那群人在心裏笑話他,連他自己也懊惱的很。

他心裏實在是氣不過,偷偷寫信把在背後給他出主意的夏竦罵了個狗血淋頭。

殿前司按照宋綰的吩咐一直盯著這群人,賈昌朝這一動作,就把他們追查已久的幕後黑手給暴露出來。

“夏竦,這人遠在慶州與西夏對峙,竟然都能在京城攪風攪雨,看來還是日子過的太閑了。”宋綰捏著殿前司送來的情報,差點沒氣笑。

信上還寫著夏竦覬覦著樞密副使的位置,偏偏範仲淹因為舉薦了富弼,他渴求已久的樞密副使椅子就這麼與他擦身而過,夏竦就把富弼、連同範仲淹一起記恨上了。

此前宋婠下令讓夏竦率五萬鄜延軍和狄青兵分三路進攻懷州,他因為驕傲自大,沒有服從狄青命令,在懷州一戰中失利,導致一萬人死在懷州之戰中,宋婠罰他連降三級,已是格外開恩。

沒想到這人竟然真的如此膽大包天,落到如此境地,還敢在背後興風作浪。

領兵的本事一點沒有,弄權的本領可是萬分高明。

宋婠見殿前司查到的消息公布於眾,新政派和反對派連續吵了兩天朝會,最後決定將夏竦貶到儋州當團練使。

拔掉了一個在暗處的敵人,範仲淹和歐陽修等人都是心下一鬆。

趙禎憂心忡忡的的對宋婠道:“如今朝廷上大部分的反對派都被你一一拔除,賈昌朝幾人在夏竦倒台後也不敢輕舉妄動,範仲淹一眾新政派的勢力在朝廷一家獨大,並非是妙事。”

趙禎始終對國子監直講石介所書的《慶曆聖德頌》耿耿於懷,歐陽修、石介等人簡直是把範仲淹當做聖人在誇讚。

“其實夏竦有一點沒說錯,小人多為朋黨,君子結黨也是結黨。”

宋婠輕輕拍了拍趙禎,她的目光凝了凝,“待前線西夏事了,我就將韓琦和狄青召回朝。”

“君主治朝需重平衡,但也無需利用小人去打壓君子,以武將製文臣,無疑也是一條出路。”

趙禎還是對武將很是警惕,這種警惕似乎已經刻在姓每一位趙的皇帝的本能當中:“可是自古武將亂國易,文臣弄權篡位難。”

宋婠嗤笑,趙禎沒見過南宋還有晚明,都是文臣弄權傾軋導致的亡國。

所以沒什麼武將造反的可能性大,文臣造反十年不成。

隻要有野心、利益足夠大,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都會去爭奪。

宋婠隻好敦敦對趙禎說“若是新政因為反對派失敗,那我們所有的努力都付諸東流,此時黨爭之論暫且擱置吧。”

也就是趙禎自己拎不清,非要對什麼朋黨之爭怕的很。

又是三年時間,轉眼間到了慶曆五年。

前線傳來大捷的消息。

慶曆四年,野利兄弟被趙元昊下令斬殺,野利旺榮身死,滅其全家,其弟弟野利遇乞率領野利部脫離西夏,被種世衡成功招降。

趙元昊被自己視為心腹的左右手背叛,怒不可遏,將野利皇後囚禁在後宮。

狄青帶兵從靈州一直往西夏王都節節推進,李元昊連失數城,不得不暫時停止與叔叔嵬名山遇的鬥爭,準備全力對抗大宋。

如今知慶州的韓琦,密切關注著西夏國內的消息,野利皇後被囚禁,野利旺榮被殺,趙元昊還奪走了自己親生兒子寧令哥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