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魔法屋

建議書

全班同學:

3月12日是我國的植樹節。為了綠化我們的校園,美化我們的學習環境,班委會建議提前在全班同學中開展“每人種活一棵樹”的活動。

一、班委會決定在植樹節前的雙休日——3月6日早上8時,在校園圍牆外開展“每人種活一棵樹”活動。大家帶上鎬、鍬和水桶等工具,準時到校參加。

二、樹苗等由班主任老師同苗圃有關人員聯係,由班委會成員負責領取。

三、樹苗種完後,在樹苗上掛上種樹人的姓名。為確保樹苗成活,種後保證兩天澆一次水,直到樹苗成活為止。

全班同學,為紀念我國植樹節,美化校園,獻上我們的一份愛心,貢獻出我們的一份力量吧!

六(1)班班委會

×年×月×日

名師點評:

這篇建議書格式正確,標題、稱謂、正文、署名、日期的先後次序和書寫的位置都符合要求。文字也做到了簡明扼要,通俗易懂。這個建議不但能幫助大家提高對植樹節的認識,還能推動班級開展植樹活動。

給江北工商局的建議書

韋永昌

江北區工商局:

今年二月份以來,一些菜農為了貪圖方便和逃避攤租,在我們學校周圍的小道兩旁擺攤賣菜。每天髒水橫流,臭氣衝天,嚴重影響了學校的衛生;而且造成交通擁擠與混亂,事故時有發生。

為此,我們向貴局提出如下建議:

第一,切實加強對菜農的

管理,通知菜農不得在學校周圍小道兩旁擺賣蔬菜。

第二,經常派人到學校周圍檢查,對違章擺賣者要進行嚴肅的批評教育,對屢教不改者要依照相關規定進行處罰。

我們相信,上麵兩條建議如能得到采納,我們學校的衛生狀況和門前的交通秩序必定會得到改善。

江北區實驗小學六(4)班全體同學

×年×月×日

名師點評:

這份建議書是小作者代表全班同學擬寫的。他通過細致觀察,發現了問題,然後經過認真思考,提出了兩條切實可行的建議。這樣的建議書對搞好學校周邊的環境衛生很有實際意義。

衛生紙紙芯應當省去

環保局領導:

我們平時使用的筒裝衛生紙,裏麵都襯有一個硬紙板芯,用完外麵的衛生紙,紙內的那個紙芯也就變成了垃圾被隨手扔掉了。

去掉那個紙芯,一點也不影響衛生紙的質量,也不影響使用。別小看了這小小的一個圓紙芯,它可是拿木材等資源換來的!以城市每戶家庭月消耗15筒算,那麼,全國1億戶家庭月消耗衛生紙就達15億筒之巨,而一年的數量更是達到了180億筒這一天文數字。再加上賓館、單位所用的,這衛生紙的消耗量是多麼驚人。那麼,用於這二三百億筒衛生紙的硬紙板芯又需多少木材?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可遺憾的是,為此而倒下的幾百萬、上千萬立方米的樹木,僅

僅隻是做了一點“內襯”而已,根本起不到絲毫的作用。這豈止是可惜,而是對有限的森林資源的糟蹋!

今天,環境惡化已到了威脅人類生存發展的危險關頭,環境保護已是刻不容緩的頭等大事。因此,我們有必要想盡一切辦法,從大處著眼,從小處入手,來節約資源,維護生態平衡,堅決杜絕各方麵的浪費。聯想到衛生紙,自然應該省去這個紙芯。當然,在生產、消費領域,由於過度包裝,由於畫蛇添足,可以省去的地方還有許多。我想,節省資源,簡潔包裝,減少浪費,應該成為新世紀的主旋律。環保局領導,希望你們能引起重視,督促有關部門增強環保意識,自覺把自己的生產(包括包裝)納入環保的軌道之內。

實驗小學:王××

3月24日

名師點評:

我們使用的筒裝衛生紙,裏麵都襯有一個硬紙板芯,用完外麵的衛生紙紙芯也就被隨手扔掉了。為此,小作者向環保局領導提出建議:“衛生紙紙芯應當省去”,這樣就可以“節省資源”、“減少浪費”。此建議書語言通暢,簡潔明了,格式正確。

森林是人類的保護傘

曾誠

看,漫畫中的砍樹人,長著木頭一樣的腦袋,嘴裏叼著一支煙,他揮舞著鋒利的斧頭,在砍伐樹木!假如他隨手扔掉煙頭,後果將不堪設想,這一片森林都會化為灰燼。一隻啄木鳥飛來了。它本來要給

樹木捉蟲,卻發現這個人的腦袋裏藏著毀滅森林的害蟲,於是拚命啄起他的腦袋來。

砍樹人,你知道《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嗎?那是我們三年級學過的課文:山穀中早先有一座美麗的小村莊,山上的森林鬱鬱蔥蔥,可是人們用鋒利的斧頭把一棵棵樹砍下,用樹木換取了許多財富。終於有一天洪水來了,小村莊因沒有森林的保護而被洪水吞沒,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砍樹人啊,你又在用斧頭製造悲劇。

砍樹人,你知道嗎?1986年,大自然對人類作了一次規模巨大的示警,非洲32個國家經曆了連續3年的大幹旱,莊稼枯死,大批熱帶動物渴死,餓殍遍野。原來這些非洲國家出售森林以救窮,國際木材財團為發財而大砍其森林,大範圍砍伐森林的結果是引發大範圍的生態失衡,最慘的是毛裏塔尼亞,喪失森林的結果是使全國98%的土地都沙漠化了。

砍樹人,你知道嗎?現在地球上森林平均覆蓋率為32.3%,它涵養了甘美的水質、純淨的空氣、充沛的雨量,也養育了生靈,促進了水循環,保持了水土,成為人類珍貴的保護傘。

森林是人類的保護傘呀!砍樹人,趕快放下你的斧頭!

名師點評:

你發現小作者的巧妙構思了嗎?她采用與“砍樹人”對話的方式來談感想、體會。感情強烈,說服力強。她對砍樹人所說的

事例全都緊扣中心——森林是人類的保護傘。這些事例的運用告訴我們:沒有積累就沒有精品文。

啄木鳥狀告砍樹人

邱夏

啄木鳥和他的朋友住在一個森林裏。他們和樹木互相幫助,生活得快快樂樂的。

可是有一天,某人在森林旁邊建了一個木材加工廠,他來森林裏砍樹了。啄木鳥被一種“嘭嘭”聲吵醒,他俯下身子一看:天哪!居然有個人在砍他的家。啄木鳥想:這個人幹嗎要砍樹啊!樹可防止水土流失,抵擋沙塵暴。這個人的腦袋裏肯定鑽滿了毛毛蟲,所以他才會這樣精神失常的!居然還敢砍我的家!啄木鳥越想越生氣,於是就飛下去啄那人的腦袋。那個人甩了甩頭,又繼續砍了起來。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隨著一棵棵樹的倒下,那個人的腰包也一天天鼓了起來。最後他發了大財,將木材加工廠的規模擴大了好幾倍。而啄木鳥們卻傷心欲絕,決心到世界法院去告他。

三天之後,世界法院中國分院特為此案開庭。法官對啄木鳥說:“原告啄木鳥,請申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