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國天定二年十月十五日,當夜風輕雲淡。圓月照耀下的大理國都羊苴咩城(今大理),萬家燈火,繁花似錦,一派祥和安寧。
在洱海之上,有數艘大船行於水上。各船皆鼓樂齊鳴,歌舞升平。尤其中央一艘寶船,雕欄玉砌,燈火通明,極盡奢華。甲板之上王侯滿座,貴胄羅列,來客不是達官顯貴,便是王子王孫,人人座前都放一株盆栽茶花,越丹、玉茗、都勝、鶴頂紅等茶花不一而足,皆是名品。最為獨特的,是船上高台禦座前的一株十裏奇香樹,花大如蓮,奇香撲鼻,香味勝過桂花。乃是從上關移植而來。最奇的是它結的果實黑而堅硬,用作朝珠,故又稱為“朝珠花”。
此時,水上明月中天,與水麵月光交相輝映,波光粼粼好不美觀。此刻宴飲正酣,居中高台上坐的,身著皇袍的正是大理國王段興智。此時距他登基已有兩年,皇位穩固,內外無事。正逢茶花初開,十五月圓,便在洱海上大宴群臣,觀月賞花,與眾臣同樂。朝中一品大員與王侯宗室都與皇帝同乘寶船,其他文武官員則在其他幾艘大船之上宴飲。寶船之上,王侯宗室皆就坐於皇帝左側,文武大臣則就坐於右側,皆一人一桌一侍女。距離皇帝最近的兩桌卻有不同,左手十裏奇香樹下坐的是天龍寺天放禪師,濃眉朗目,身形魁梧,身旁侍立兩個僧人。右手一株越丹旁就坐的是點蒼派掌門朱鶴雲,白眉長須,仙風道骨,身旁侍立兩個道童。因兩派都是出家之人,所以其他桌上皆有酒肉,唯有這兩桌上是清茶素餅。
酒過三巡,群臣依例向皇帝敬酒行禮,先是王侯親族。首位敬酒之人是平南王段實,乃皇上之弟。起身持酒說道:“臣弟敬陛下,願皇兄春秋鼎盛,我大理國運興隆,請”
段興智平日最愛這個王弟,頗為倚重。起身舉杯笑道:“王弟,平日助朕署理朝政辛苦,今日必得盡興,不醉不歸”說完兩人皆一飲而盡。餘下王族紛紛過來敬酒,段興智則點到即止。王族一一敬酒之後,依禮便是眾大臣祝酒。此時,中國公、大理相國高泰祥,起身緩步走到王座台下。他蟒袍玉帶,珠玉滿身,貴不可言。細看之下,已然須發斑白,年已半百。隻見他舉杯向皇帝祝酒道:“老臣高祥,祝陛下福壽安康,江山永固”
段興智急忙走下寶座高台,握著高相國的手說道:“中國公禮重了,相國兩朝重臣。輔佐朕治理大理,盡心竭力,勞苦功高。高氏又累世有恩於我段氏,又有姻親之好,早已如骨肉至親,不必拘泥禮法。應當是朕敬高相國才對,來,相國,請”說罷君臣皆滿飲。在座眾臣見皇帝如此禮待相國,甚至高於王族,盡皆稱讚,喝彩不已。不遠處端坐的的平南王,看後一臉不平,獨飲悶酒。
原來大理國多年來軍政大權都被高氏把持,群臣也大多歸附於高氏。大理國內大軍也多為高氏宗族統領,可以不經朝堂議論直接調兵,無論內外大事皆經由高氏掌管,形同皇帝,國人稱為“高國主”。但高氏之所以不敢取段氏而代之,一是因為國內民心歸於段氏:上治元年高氏祖先高升泰曾廢段氏自立為帝,一年多後迫於國內反聲鼎沸,不得已又還政於段氏,立段正淳為大理皇帝。二是:段氏在國都有數萬兵馬由王族統領,並不受高氏管轄,非得王命不能調動,頗為高氏忌憚。段興智登基之後對高氏也不敢怠慢,禮遇有加,國內大小事務也都由高氏決斷,皇帝雖然有名無實,他倒是樂得清閑自在。
相國之後,群臣一一祝酒完畢。段興智起身走到天放禪師近前,合十行禮說道:“禪師勞苦,不知船上茶點合禪師口味麼,侍從照顧可還周到?”
天放禪師起身還禮,聲若洪鍾,嗬嗬笑道:“多謝陛下款待,茶點甚是可口,左右皆有侍奉,十分周到。能與陛下同宴,貧僧倍感榮幸。”
段興智接著說道:“天覺方丈近來身體安好麼”
“有勞陛下掛心,方丈師兄一切安好。近來寺內俗務交由弟子覺相打理,專心精研本門至高武學,日益精進。”
段興智頗為驚奇:“哦? 莫非是先祖憲宗宣仁帝的絕學? ”
天放禪師答道:“正是,此絕學失傳已久,師兄將數位師祖口授心傳的法門合在一起,苦心鑽研方才領悟一二”
段興智大喜:“如此甚好啊,如若此神功重現,則我大理段氏必能重振聲望,獨尊武林,甚好,甚好。。。”大喜之後,轉念又問道:“不知……天智禪師,近來身體可好,飲食如何?”
天放禪師答道:“天智師兄精研佛法,少有走動,近來飲食濺少。但精神矍鑠,身體無恙,請陛下放心,貧僧定當多加照顧。”
段興智點頭,命人取過一大錦盒“有勞禪師費心,這是朕命宮人縫製的錦襴袈裟和棉袍,天氣漸涼,請轉交天智禪師作秋冬替換的衣物”,天放點頭稱是,命弟子收下。段興智又命人取茶過來,舉杯說道:“願天龍寺助我大理佛法昌盛,佛祖保佑我大理國泰民安”
天放禪師也舉杯祝道:“願我佛保佑陛下身體安康,福澤綿長”
段興智致意禪師安坐,轉身走到不遠處點蒼派處,與掌門朱鶴雲行禮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