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路上見聞(2 / 2)

鎮裏剩下的遺體項瀚集中到一起,在傍晚時分,潑灑上火油,送走了這些無辜的亡魂,猛烈的火焰吞噬了這些曾經的生命,最終化成塵埃重歸自然。

當天夜裏,項瀚就趕著三架馬車離開了鎮子,他一個是怕那些女人們哭哭啼啼的相送,二也也是不想驚動那個調查小組,萬一不讓他們走,還得殺人放火,麻煩!!!

項瀚把三架馬車用繩索連在一起,這樣他一個人趕車就可以了,這就體現出馬車智能化的優勢了。這可比人工輔助駕駛科技含量要大的多了,這要是三輛汽車,項瀚可就無法一個人開三輛車了。

項瀚一行人也沒什麼怕的,丫丫和唐瑜對於項瀚現在就是無條件信任,她倆覺得項瀚就是神。

三個人都不太清楚路怎麼走,唐瑜雖然走過一次,但是那次幾乎都是聶榮光在領路,所以唐瑜對於路線幾乎一無所知,她對於路的認知,就是一看到熟悉的地方她可以想起來,她會指著一個地方興高采烈地說,這兒我來過。

最後還是丫丫想了個辦法,就是先去周邊最大的縣城安泰縣,然後再在當地打聽出,如何去蜀地的路線。

說起來這個安泰縣,可不是一個籍籍無名的小地方,它是夏國民族文明的發祥地,距離50萬年前就有了人類的活動痕跡,比如吃吃喝喝,生娃放羊這些娛樂活動。孕育了燦爛的大汶口文化,是夏國民族文明史上的一個重要裏程碑。

而且安泰縣緊鄰在夏國都聞名遐邇的五大名山之一的泰山,自古至今遊客熙熙攘攘皆是慕名而來。

由於前人對太陽和高山的崇拜,從古至今,幾千年中,泰山一直是曆代帝王封禪祭天的打卡山。

帝王封禪,泰山被形容成仙器,佛道兩家、文人名士紛至遝來,給泰山與安泰留下了眾多名勝古跡。

安泰縣也因此山而得名,有一個不知名的詩人留下一句“泰山安則四海皆安”,寓意“國泰民安”。就在他驀然回首中,呦,山下有搞旅遊的城鎮,得嘞,安泰這個名字就給你吧!

泰山體格魁梧,外形雄偉,是個男人的樣子。它的帥和俊主要集中南坡,山勢陡峻,主峰突兀,氣勢非凡,把奇、險、秀、幽、奧、曠這幾個字的特點,闡釋的十分鮮明。

其布局重點從泰城西南祭地的社首山、蒿裏山至告天的玉皇頂,形成“地獄、天堂皆在人間” 的三重空間。岱廟是山下安泰縣城中軸線上的主體建築,前連通天街,後接盤道,形成山城一體。由此步步登高,漸入佳境,當你清晨披著棉被來到山頂,哆哆嗦嗦地俯身望去,‘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畫卷就展現在你的麵前。

項瀚他們幾個前進的方向,就是繞過這座雄偉而壯麗的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