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下了一場雨,缺水的情況大大緩解,但城外的難民卻絲毫沒有減少。
逢趙夫人生辰,顧盼君在受邀之列。
進城了一趟,她回來便道:“我要開荒。”
在開春之後,莊子裏缺糧的情況有所緩解的時候,孫彪便已經有了心理準備。
知道顧盼君不會聽勸,他也就不多費口舌了。
“打算要多少人?”
顧盼君得意一笑,從懷裏掏出一片竹簡。
“千畝?!咱們沒有那麼多荒地!”
一個壯勞力一年能耕十五畝地,這還是用上了去年做出的新農具才能做到。
千畝。
那就是一百多人。
得要多少糧食才能養活得起?
“春日裏,野菜都冒頭了,隻要肯幹,百十來人怎麼不能養活?
有了咱們的新農具,回頭再去城裏牽幾頭牛回來,耕地並不費什麼功夫,完全能顧得過來。”
孫彪歎氣,“既然你已經想周全了,我也不枉作小人,都依你。”
“我知道彪叔是為我著想,但黔首無辜,咱們既然有餘力,為什麼不能幫一把呢?”
顧盼君對奴隸都仁愛,更別說無辜路人了。
這一回顧盼君收人,卻並不是要充作奴隸,而是雇傭。
工錢就是夥食。
不給錢隻包吃住,資本家看了都流淚。
但卻也並不是顧盼君不願意開出工錢,但她手裏也沒錢了。
就算買房買地有趙光幫忙,但卻卻還是真金白銀砸下去的,再加上她來的時候原主身上的錢財所剩的也不多。
一千三百畝地置辦下來,顧盼君麵臨的是財政赤字。
要不是有係統的資料和賺錢的辦法,她還真不敢這麼幹。
災荒年間,糧食可比錢財珍貴。
“當真有這麼好的差事?”
難民營聽到月娘等人的話,都激動起來。
“難道我家娘子會騙諸位不成?你們有什麼可算計的?
也是我家娘子仁善才有這麼好的事情,
要不是看在我家也是從這兒走的,一路上各位照拂的份上,有了好事我第一個想著鄉親們,
你們若是不信,我另去找人就是。”
麵對質疑,月娘不太高興。
要她看,顧盼君這時候找人就應該都要奴隸才是。
白白的把好處給出去,還得被人揣測,當真不知好歹。
“我可明白告訴各位,我家娘子可是郡守大人的侄女,去幹活的若是表現得好,落戶的事兒我家娘子也能一並給辦了!”
人離故鄉賤。
災情減緩了之後,活下來的難民都想要重新擁有自己的住處與土地。
但若沒有官府出麵,不能打通關節,便不能落戶於此,隻能返還原籍。
可他們能活著就已經很不容易了,路上的盤纏又怎麼辦?
災荒年間若沒有官府出手,死在返程路上的人不比逃荒時少。
不是不想走,是走不了。
聽見了這項條件之後,遲疑的人反而少了,黑壓壓的人群爭先恐後的圍在月娘身邊。
生怕遲了一點這好事就輪不到自己了。
就像月娘說的,他們什麼都沒有,又有什麼能值得貴人算計的呢?
……
上黨地方不大,並沒有世家居住,本地的貴族跟別處相比稱不上富庶。
顧盼君手底下養得起一百多人,在上黨郡中也算打眼的了。
更何況她還隻是個孤女。
在人手齊備之後,各種宴會的邀約紛遝而來。
別人家的就算了,趙光給了顧盼君不少方便,趙夫人發出的請帖她還是得去。
在此之前,顧盼君特意詢問了李衛:“上黨郡守府的邀請,李兄可要去拜訪一趟郡守?”
“不必了,我隻與你交好。”
得到這個答複,顧盼君也不覺得意外。
……
重回趙家,顧盼君獲得了出乎意料的熱情招待。
之前對她隻是客氣的趙夫人,如今卻像是個真正慈愛的長輩一般,拉著她的手她的近況。
這讓顧盼君有些不適應,“多謝嬸母關切,我一切都好。”
“這就好,你初來上黨,瞧你也不怎麼出來玩耍,若是得空了,不妨多來陪陪嬸母,也讓你表兄盡一盡兄長的本分。”
突如其來的熱情讓顧盼君摸不著頭腦,不知道拿出什麼表情來應對,隻能訕笑:“蒙嬸母不棄,隻是近日事情比較多,待得了空,經常上門拜訪,嬸母可別嫌我煩才是。”
“這是什麼話?我年紀大了,看著你這樣的小姑娘喜歡的很呢,巴不得你住在我家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