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初掌軍事(1 / 2)

事實上,太平教的活動並不是這一兩年才開始的,大約在十年前,張角、張寶、張梁三兄弟就開始施符散藥,治病救人,但那時隻是在冀州巨鹿郡一帶,在這一兩年,其勢力愈發壯大,張角遣其麾下親信,在全國各地治病救人,同時宣傳太平教義。按照喬禎所了解的曆史進程,現在張角的信徒怕是已有數十萬之眾,或許琅琊並不是沒有太平教活動,隻是進行得十分隱蔽,這點喬禎也無從求證,畢竟這個年代還是有許多行走江湖的大夫(比如最著名的華佗就是這樣,行走大江南北,醫治了無數人),所以並不能看到有在民間治病救人的大夫就判定他是太平教的人。但無疑,太平教的發展壯大肯定是正在進行的,現在這琅琊太平盛世的景象,或許就是暴風雨前的寧靜,等到黃巾之亂爆發的時候,這安逸的琅琊國,會變成什麼樣呢……

喬禎越想越覺得整備軍事,預防黃巾之亂已經刻不容緩,於是他整理了一下思緒,繼續對著父親說道:“父親,孩兒聽聞今日琅琊境內有山賊作亂,心中著實憂慮,望父親允許孩兒訓練兵眾,以肅清賊寇。”喬禎知道無法用預防太平教的說法說服父親,隻得換了個理由。

“哦?禎兒,往日見你素喜風雅,對其他事均不上心,今日怎的對練兵討賊之事有了興趣?”喬纓是越來越奇怪了,自己這個兒子是怎麼了,這兩天的表現好像是換了個人似的。

喬禎聽得心下一驚,知道自己還是沒有融入之前“喬禎”的角色,表現得太急了。但他並不驚慌,眼珠一轉,計上心來,他打了個哈哈,道:“這不是孩兒覺得自己已經長大,理應為父親分擔些負擔了嘛。”

“吾兒有心了,此事便應允了你,那這樣,具體的事宜,我先稍作安排,明日我們再議”果然,喬纓並沒有察覺到什麼不妥,畢竟他怎麼想得到自己兒子這具身軀已經歸屬於另一個靈魂,隻是對喬禎的表現有種驚喜和寬慰。至於喬禎有沒有能力之類的,喬纓卻是不擔心,這討伐山賊的事平日也都有進行,隻要派遣一個得力的部下輔佐喬禎就可以了。

喬禎雖然沒有達到預期的希望,但能得到父親這麼一個承諾也就足夠了,雖然沒能使父親重視太平教的危害,但自己要做的事情已經成功了。

回到自己的房間,喬禎開始暗暗盤算:雖然父親答應了自己的請求,可是自己要準備的事情還有很多,首先便是人手的問題,父親那邊應該會派人來幫助我,但是我還是需要一些有真才實幹的人來輔佐我,畢竟來到這亂世,自己所圖,可不僅僅是區區黃巾而已。可是這人才要上哪兒去找呢,畢竟自己馬上要開始練兵了,可沒有太多時間去訪賢求能啊。

喬禎仔仔細細地回憶著自己所了解的三國曆史,看看在這琅琊及附近之地可否有什麼人才,漸漸地,喬禎嘴角浮現出了一絲笑容……

--------------------------------------------------------------------

喬纓辦事不可謂不雷厲風行,第二天,用過早飯不久,喬禎就被叫到了書房。

走進書房,喬禎一眼就注意到侍立在父親身側的一位武將裝束的人,此人身長約有八尺上下(漢末一尺約為現在的二十四厘米),濃眉粗麵,倒是生得就似一個武人。

“孩兒見過父親。”喬禎上前,對父親問安道。

“禎兒啊,為父昨日仔細考慮了你的提議,決定任命你為偏將軍(雜號將軍之一,低於郎將,高於校尉),抽調五千郡國兵與你訓練指揮。”喬纓對著喬禎緩緩道。

在這亂世尚未開啟的時期,各地軍隊數量都不是很多,畢竟沒有戰爭需求,隻是維護郡縣安寧,並不需要很多兵力,要知道三國時期劉繇掌控整個揚州時,麾下人馬也不過四五萬,琅琊畢竟是一個封國,所以兵馬稍多些,但饒是如此,除去各縣必要的守城軍隊外,可用的軍隊數量已經不足萬餘了。眼下喬纓將五千人馬交與喬禎,幾乎占去了可用軍隊的半數,也是非常大手筆了,雖是喬纓並不重視軍隊,卻也可以看出他對喬禎的喜愛和重視,而偏將一職,卻已經是喬纓能直接任命的最高武將官職了,畢竟他隻是一郡之首而已。

喬禎心下驚喜,原先預料父親最多可能會給他三千兵馬左右,畢竟自己從未掌過兵馬,但現在卻突然有了五千人馬,實在是大大出乎意料,當即道:“孩兒多謝父親信任!”

“另外,這是我麾下的校尉陳遠,陳仲宇。平日裏剿滅山賊的任務也是他在負責,現在我將他調於你麾下,你初掌軍事,以後行事可要多聽聽仲宇的意見。”喬纓指著先前喬禎注意到的武將裝束男子道。

“見過公子。”一旁的陳遠聽到這兒,也是對著喬禎行禮道,對於這個安排,喬纓已經提前跟他說過了,因此他也沒什麼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