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能招降太史慈,又看其自殺,黃忠心裏有點意興闌珊,隨讓大軍就地駐紮,不在追趕孫策大軍。眾人都敬重江東士卒忠義,紛紛將其好生安葬,甚至將江東大將太史慈、韓當的屍首收集起來,裝好棺木。派人送去江東,再厚葬。
幾天後趕來的劉琦大軍,聞訊亦是歎息:自古江東多才俊!也不再戰。隻是令人收集戰利品,抓逃俘。
自此荊州江東大戰正式落下帷幕,雙方大戰數月有餘。最後劉琦采用賈詡步步為營之計大敗孫策大軍。水軍都督蒯越用計詐開柴桑城門,奪取柴桑。此戰斬殺俘虜江東四萬人馬,孫策大軍及其援軍不過剩下不足兩萬,元氣大傷,幾年無力再戰。荊州方麵,張允損失幾千人馬,加上退營,埋伏傷亡,追擊傷亡損失一萬人馬,精銳八百。但也俘虜了一萬五千人馬,去其老弱病殘逃兵,還剩一萬人馬。
劉琦調大將文聘為九江太守,令其領步軍一萬,水軍一萬駐守柴桑,並領副將蘇飛,黃射,攻取九江其他城池,嚴防江東來犯。又任石韜為江夏太守,為文聘後應,供給糧草軍械。
真是大勝啊!暢快淋漓的大勝!自損一萬殺敵四萬。江東小霸王孫策又能怎樣。我有上將黃忠,魏延,張繡,文聘。謀有蒯越,賈詡。何懼小霸王孫策!
話說劉琦大勝,留下文聘等人鎮守柴桑,自己同蒯越,黃忠等班師回朝,回襄陽。既是大勝,當犒賞三軍,劉琦又是慷慨之人,三軍人人飽食酒肉,有功者皆有獎賞,士卒都歡呼。誓死效忠劉琦。將士亦是興奮,沙場殺敵,不就為了今日麼。三軍將士都是興奮之情溢於言表,唯有一人強顏歡笑,此人正是劉琦嶽父蔡瑁。慶功宴上,強顏歡笑後,不一會就自己獨自離開。
丹陽郡,太守府,一接到消息的孫策,就把所有能摔的東西全都摔了。孫策一腳蹬著太守主座,一腳站立紅著雙眼,閃著噬人目光,異常可怕。下麵的文臣武將亦是大氣也不敢喘。就連平時敢犯顏直諫的張紘也是老老實實站著一動不動。
“可惡!可恨!江東與荊州之仇不共戴天!”
孫策咬牙切齒道,“劉表先殺我父,今日劉琦又斬我大將,殺我四萬大軍啊。哼,去時都是戰意高昂,表示劉琦小兒,紈絝子弟而已,不堪一擊。今日你們怎麼都啞巴了啊!”
頓了頓,孫策卻是痛哭起來:“原本以為劉琦小兒,塚中枯骨爾,不料如此大敗,折了四萬大軍我也不惜。折了太史慈,韓當,蔣欽,陳武,董襲,實乃痛煞我也!黃忠老匹夫,膽敢殺我愛將。”
猶豫了半天,張紘出列,看了看無力癱坐在主座上的孫策,道:“主公,大敗既已成定局,何必再憂傷!不若整軍備戰,來日再報這血海深仇。”
“唉,是啊,悔不聽卿言,以致如此大敗!此戰罪在我,不關爾等之事。兩日後,公瑾援軍就來了。我令以周瑜為丹陽太守,暨都督丹陽軍事,領兵一萬,同副將黃蓋、淩操共同鎮守江東門戶。餘者隨我回曲阿。”孫策下決心起身道,微微低頭,身子也不似以前挺拔,仿佛老了十歲。
卻說劉琦班師回襄陽。大賞三軍。又進城中同各將領歡宴,隻是水軍副都督蔡瑁稱病不來。劉表聞之劉琦大敗孫策,亦是非常高興。劉琦笑道:“孩兒隻是小勝,當年父親親率大軍,不但戰敗孫堅來犯之師,還斬了主帥孫堅,真才是真英雄也!兒隻是想效仿當年爹爹所為。”
劉表聽了老懷大開,笑的嘴都合不上了。連連道:“真乃吾子也!”
“主公本是世之英雄,長公子劉琦更是少年英傑,真乃天佑主公,天佑荊州也!”蒯良少見的恭維了幾句,頓時讓劉表本就合不上的大嘴,咧到後腦勺了。
諸多封賞不在話下,劉琦征南將軍,揚州牧,列侯,假節。乃是朝廷所封賜,不必再賞。(自己賞自己沒意思)軍師將軍蒯越奪采桑大功,封為關中侯;大將黃忠連斬四員敵將,頭功,封奮武將軍,關中侯;蔡瑁,諸葛瑾,張繡,魏延,王威,黃祖,文聘,封將軍,關中侯。蘇飛,黃射,黃敘為偏將軍。餘者各有封賞不在話下。賈詡被任為軍師祭酒,蔣琬任為主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