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劉琦的軍陣部署(1 / 2)

麵對來勢洶洶的曹軍,劉琦心裏卻是十分的放鬆,該做的自己都做好了剩下的就看龐統的指揮藝術了,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陣型是死的,陣法是活的,隨機應變是龐統的長處,所以劉琦也不害怕,曹操突然出奇謀。

對於劉琦的信任,龐統是打心裏十分感動的。女為悅己者容,士為知己者死。劉琦如此信任龐統把八萬大軍以及荊州的前途甚至是劉琦個人的命運交給了他龐統。龐統不但感覺不到壓力,反而鬥誌旺盛百倍,這也是劉琦放心把指揮大權交給龐統的原因之一吧。

中軍作為軍隊的核心所在,劉琦龐統等人就在弩兵之後的步兵方陣後麵。敵軍衝破了弩陣,顯然戰事已經到了白熱化的地步,這時荊州軍的主力部隊也該出戰了。中軍三個五千人步兵方陣該出動了。分別由霍峻,黃祖統領,剩下一個由大將黃忠統領。黃忠在統領完弩陣之後繼續率領步兵方陣(中軍都督不是白當的)。

劉琦的步兵方陣重要為重步兵。是由士兵緊密排列構成的一個方形編隊,可以形成一道由盾牌和長矛組成的堅壁。重步兵人人身穿重裝鎧甲。第一排持槍盾,作為防禦用,槍盾方陣中的步兵配備胸甲,手持一麵大盾和一杆長兩米的長矛以及短劍。;第二排持大刀,並人人配有三個一米的標槍,最為遠程火力的補充。經過反複操演複雜的陣法,如有必要,方陣中的士兵可以從後側移動到編隊兩側,進而充實增強方陣前側的兵力。

步兵方陣陣型變換極少,其使用要決在於正麵對敵,這個道理說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卻很難,越大的方陣越難做到,所以方陣的兩翼往往會布置輕步兵作為掩護。

弩兵發射完弩箭之後並不是沒有事情做,在步兵方陣後補充弓箭短刀,組成弓箭手陣,作為遠程的火力支援再次出戰,弩手要求爆發力高,在短短的時間內上弦,搭上弩箭。所以耗費體力甚多,耐力就下降了。不過這是在趁勢追殺,或是敗退時殿後使用了。

重步兵方陣戰術是一種攻擊力低於其防禦力的方陣戰術。是劉琦為曹軍騎兵準備的另一道大餐。重步兵方陣最克騎兵衝鋒,在武器裝備(特別是長矛)齊全,意誌堅定,紀律嚴明的重甲步兵方陣麵前,騎兵往往占不到任何優勢。要不是前軍要求部隊縱深淺---方便弩手弓弩反射---劉琦還想多加準備些重兵兵方陣。其實是麵對重裝騎士,由於馬匹的天性是不會往槍形物體上衝的,所以騎兵無法衝破長矛朝外,盾牆堅固的步兵方陣。而很快就會被方陣中的弓箭手幹掉。

步兵方陣的劣勢是,移動速度慢,轉換陣型慢,非常考驗步兵的意誌和紀律。步兵方陣之所以成功,需要每一個士兵的通力合作,任何一麵的崩潰就將導致全殲。當第一排的步兵看到成隊的騎兵一輪又一輪的衝鋒,訓練不到位的軍隊往往會崩潰,導致毀滅性的結果。不過這一點可以放心,重步兵都是荊州人馬,久跟劉琦南征北戰,戰力、意誌、紀律都在全軍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