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曹操的孤注一擲
“定要與那荊州麒麟兒劉琦決一死戰。”
殊死決戰。營中氣氛頓時一冷。
曹軍大營中,傳來曹操的咆哮,每當到了關鍵的時刻,無論曹操心裏是如何想的,但是都會先鼓舞士氣,譬如說望梅止渴,敗陣哭典韋等等。無一不是為了向眾人表明他的決心。此戰事關重大,曹操也是向眾人傳達殊死決戰的信念。看起來頗有成效,眾武將紛紛是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信心十足。取封侯爵賞,正在今日!
“仲達!”
曹操向眾謀士中最不起眼的那個二十二三歲,相貌奇特的年輕人喊道。
司馬懿聽到,立馬拜道,
“臣在!”
曹操捋了捋須髯,笑道:“戰書我已經寫好,勞煩仲達前去劉琦軍營一趟,把戰書遞過去。”
司馬懿心裏一顫,表麵上卻是毫無表情,道:“臣遵命。”接過來書記官遞過來的戰書,雙手捧著,仿佛有千萬斤重。
沒錯,就是那個司馬懿,晉宣帝司馬懿。司馬懿,字仲達,漢族,河內郡溫縣孝敬裏人。馬懿為司馬防次子。“少有奇節,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東漢末年,司馬懿生於亂世,“常慨然有憂天下心”。南陽太守楊俊素以知人善任著稱,司馬懿二十歲前,楊俊曾見過他,說他絕非尋常之子。
建安六年,郡中推舉他為上計掾。時曹操剛剛大敗袁紹,風頭正盛。由司空遷為大漢丞相,聽到他的名聲後,派人召他到府中任職。司馬懿見漢朝國運已微,不想在曹操手下,便借口自己有風痹病,身體不能起居。曹操不信,派人夜間去刺探消息,司馬懿躺在那裏,一動不動,像真染上風痹一般。
不過曹操宗族大將曹洪與司馬懿關係惡劣。司馬懿好學,曹洪自以為才疏,想讓司馬懿去幫助他,司馬懿恥於和曹洪來往,假裝拄拐不去。曹洪記恨司馬懿,去跟曹操打小報告,曹操征召司馬懿,司馬懿立刻扔了拐杖去見曹操為其效命。曹操征討劉琦,以司馬懿為主簿,隨軍聽令。
曆史的車輪,往往會因為道路上的一顆小石子而改變方向。最後越走越遠,永遠不可讓人捉摸。曹操提前數年稱相,司馬懿也是提前數年出仕了。曆史愈來愈改的麵目全非,讓劉琦的先知先覺的優勢漸漸減少。所幸,劉琦並不是全賴曆史一板一眼的行事,加上現在的班底也是完全了,倒也不懼任何人,包括曹操。
司馬懿擔任主簿,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懈怠,到讓曹操放心不少,至少表麵上是,其實,實際上曹操逐漸察覺司馬懿“有雄豪誌”,又發現他有“狼顧之相”,心裏很忌諱,暗地裏小心提防。由於司馬懿是世家大族,且其父其兄在曹操手下任事忠心耿耿,十分誠懇。司馬懿又無過錯,曹操倒也不好拿他開刀。
正好曹操在此事上故意刁難他,兩軍交戰,不斬來使。可是畢竟是曹操違約在先,已經失信於天下了。劉琦在怎麼做也是應該的。因此曹操才把這差事交給司馬懿,暗藏禍心。司馬懿何等聰明的人,一瞧就知道事情的原因。正因為如此才不敢接,但又迫於曹操威懾又不得不接下這份苦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