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蜀軍的實力
“葭萌關乃是益州屏障,是一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雄關。可惜昔日主公劉璋派遣龐羲攻伐張魯,結果戰敗,還丟了葭萌關。至此,就一直在張魯之手。”一個年輕文士打扮的謀士歎道。
“即使如此,我們也要攻下葭萌關,拿下漢壽城。一是為了劉琦結盟攻伐張魯一役,二也是為了我們益州著想。不然常被張魯侵擾,我們益州百姓可再無寧日了。”壯年將領張任憂慮道。
張任本是益州當地人,最為擔心的是本地人的生存問題。而前麵文士打扮的法正則是扶風郡人,也就是關中人。法正善於奇謀,可比魏國的程昱和郭嘉。建安初年,由於天下饑荒,法正與好友同郡的孟達一起入蜀依附劉璋,但劉璋不是個善於用人的人,很久之後法正才當上新都縣令,之後又被任命為軍議校尉。法正懷才不遇,又被州邑中的人誹謗,十分苦惱,益州別駕張鬆與法正是好友,也覺得劉璋不是個能成大事的人,常常感概自己的遭遇。最近才因為支持劉璋和劉琦結盟,成為了劉璋的心腹,升遷了,成為州牧兵曹從事。這次負責給張任擔任軍師,並暗中監視張任。
法正哼道:“龐羲不過是仗著是前州牧大人的托孤大臣,且救過劉璋性命,才當上巴西太守。其實就是一個傲慢無能的廢物而已。其領軍的五千水軍也不知道能不能按時到達漢壽城。”法正對於龐羲一點好印象也沒有,龐羲在劉焉與馬騰兵襲長安事敗後,花錢營救募得劉焉子孫棄官入蜀,擔任益州牧劉焉部屬,為劉焉集團東州士領袖。曾是劉焉托孤重臣,與趙韙並為輔佐劉璋即位的功臣。與劉璋為姻親關係,其女龐氏嫁予劉璋長子劉循為妻。後因為驕功自重,私自招募賨人為部曲。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裏。當然包括懷才不遇、正苦惱的法正。法正可是敏感之人,後世號稱“滴水之恩湧泉以報,睚眥之怨無不報複”。麵對龐羲的輕視和排擠當然懷恨在心。背後說他兩句壞話,還算是輕的。
縱觀龐羲抵禦張魯的事跡,可謂屢戰屢敗,說明龐羲此人雖在才學上有所名氣,但對於軍事方麵其實一竅不通。再看蜀誌,其領下巴西一地可謂禍亂叢生,也說明龐羲此人名副其實,對於治理民生也是漠不關心。
其實龐羲此人是一切以自身和家族利益為重的士族之人而已。縱觀其生平,先是劉焉與馬騰陰謀襲擊長安,謹慎的投身事外,結果果真兵敗,馬騰父子與劉焉兒子皆身死;接著他自知自己身為漢臣,又非曹操親信,加之又是曹操打壓的世家大族一員,前途黯淡,於是花錢營救了劉焉的子孫,舉家遷往益州投奔劉焉,憑借舊時交情與營救之恩順利成為劉焉帳下重臣,且成為劉焉集團東州士族集團的領袖之一;之後劉焉壯誌未酬身先死,為了保護自己和東州士人的利益,又力挺生性暗弱又是自己姻親的劉璋,成為擁立功臣,一舉成為益州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擁兵一方;後來天下逐漸三分,劉璋又非明主,他又陰懷異誌,想結交外援,最終還是失敗;直到劉備入蜀,他自知大勢已去,便毫不抵抗的投降了劉備,並擁立劉備為漢中王,保卒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