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龐羲反了(1 / 2)

龐統按兵不動,劉琦亦是圍住陽平關不動,益州戰場似乎寧靜了些。不過平靜的江麵之下,卻是暗潮湧動。雖是龐統估摸廖立已經到了閬中城內,於是命龐德、朱然、淩統三位小將連日攻打關隘,不下。嚴顏領鄧賢、吳班、張嶷各領數千人馬輪番守關。龐統見不濟事,把軍退二十裏。魯肅道:“俗話說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都督也不能隻是寄予廖立一人。若是成,大事可期。不成,我等也要另想他法。”於是魏延引數十騎,自來兩邊哨探小路。忽見男女數人,各背小包,於山僻路攀藤附葛而走。魏延笑道:“奪瓦口關,隻在這幾個百姓身上。”便喚軍士分付:“休要驚恐他,好生喚那幾個百姓來。”軍士連忙喚到馬前。魏延用好言以安其心,問其何來。百姓小心答道:“某等皆漢中居民,今欲還鄉。聽知大軍廝殺,塞閉閬中官道;今過蒼溪,從梓潼山檜釿川入漢中,還家去。”魏延道:“這條路取瓦口關遠近若何?”百姓道:“從梓潼山小路,卻是瓦口關背後。”魏延大喜,帶百姓入寨中,與了錢糧酒食。魏延進營,告知龐統。龐統捋了捋剛剛留起來的胡須道:“雖然如此,嚴顏乃是本地人士。必然知道此間地理,定有守軍。如今之計,隻有猛攻瓦口關,嚴顏不支,必然求救於閬中,如此廖立成功,龐羲也是能行事了。到時候,小道守軍必然支援關隘,此時不備,再令一支兵。

閬中城和漢壽城本是相鄰之城,中間隔著山巒。隻有一條水道互通。卻被荊州大軍死死釘在城中關內,不能動彈。

正當張任、嚴顏以為形勢大好,隻要拖住劉琦大軍,待敵軍糧盡必然退兵。

蜀郡,成都。

作為前線糧草軍械的基地。黃權卻是沒有絲毫感到希望。前線的壓力直接反應在後勤上,荊州軍壓迫式的進攻,使得武器箭矢消耗劇增,一些城池的糧草也是有些捉襟見肘。還好益州數十年沒有一場像樣的大戰,加之益州平原富庶,成都也是囤積了不少糧草。倒也支撐得住。可是有一點就是讓黃權感到惴惴不安的是,巴郡等地也出現了荊州兵馬且是數量不明。巴西郡的敵軍已經把益州為數不多的兵馬都用上了,要是巴郡在出現相同數量的兵馬。這一戰,勝負已分。

卻說張繡領著三萬五千步卒,五千騎兵。揮師南下,直指巴郡。所到之處望風歸降。來到巴郡城下,教離城十裏下寨,差人入城去:“說與老匹夫,早早來降,饒你滿城百姓性命;若不歸順,即踏平城郭,老幼不留!”果然,黃權擔憂的成了現實。巴郡太守趙聞知張繡兵到,便點起本部五千人馬,準備迎敵。有人獻計道:“荊州兵馬悍勇,聞名天下。張繡在宛城,殺的曹操,狼狽逃竄,其子其將都死於亂軍之中。如今曹操亦聞風而懼之,太守不可輕敵。今隻宜深溝高壘,堅守不出。彼軍無糧,不過數月,待其軍心一變,乘勢擊之,張繡可擒也。”

趙笮從其言,教軍士盡數上城守護。忽見一個軍士,大叫:“開門!”趙笮教放入問之。那軍士告說是張將軍差來的,把張繡言語依直便說。大怒,罵:“匹夫怎敢無禮!吾豈降賊者乎!借你口說與張繡!”喚武士把軍人割下耳鼻,卻放回寨。軍人回見張繡,哭告趙笮如此毀罵。張繡大怒,咬牙睜目,披掛上馬,引三萬大軍圍住巴郡。攻城之戰的圍三缺一之計,在此城用不上了。分作三路副將呂蒙、胡車兒各領一支軍攻打一門。正是圍三缺一之計。原來那座城是個山城,周圍都是亂山,張繡自乘馬登出,下視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