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0年,80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逐年增加,從59.5萬上升到63.3萬,增加3.8萬人。2016-2020年,百歲老年人逐年增加,由751人上升到1438人,增加687人;其中,女性百歲老年人總量高於男性,且逐年增長。2020年,北京市戶籍居民平均期望壽命為82.43歲。
2022年6月14日消息,北京市統計局近日公開《奮楫篤行謀發展 步履鏗鏘向未來——2017-2021年北京經濟社會發展綜述》,其中提到,北京市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在2018年突破3萬億元,2021年超過4萬億元(為40269.6億元),從2萬億(2013年)到3萬億曆時5年,從3萬億到4萬億僅用3年。人均GDP在2017年突破2萬美元,2021年超過2.8萬美元。2016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5000億元,2021年接近6000億元。2022年上半年,北京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352億元。
北京是一個有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的曆史文化名城。
燕都,據史書記載,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滅商以後,在堯封帝,此後在蘇城建都,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時為燕國都城而得名。戰國七雄中有燕國,據說是因臨近燕山而得國名,其國都稱為“燕都”。
日下,始見於《晉書》,潁川距晉國都洛陽極近,故稱日下。後來唐朝詩人王勃作《滕王閣序》時有“望長安於日下,指吳會於雲間”之句,即運用於此典故,此後便以“日下”為國都的代稱。
幽州,遠古時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見於《尚書·舜典》:“燕曰幽州。”兩漢、魏、晉、唐代都曾設置過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帶。
京城,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以前,稱首都長安為京城,以後京城就泛指國都,北京成為國都後,也多將其稱為京城。
南京,遼太宗會同元年938年,將原來的幽州升為幽都府,建號南京,又稱燕京,作為遼得陪都。當時遼的首都在上京。
大都,元代以金的離宮,今北海公園為中心重建新城,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改稱大都,俗稱元大都。
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滅掉元朝後,為了記載平定北方的功績,將元大都改稱北平。
北京,明永樂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永樂皇帝取得皇位後,將他做燕王時的封地北平府改為順天府,建北京城,並準備遷都城於此,這是正式命名為北京的開始,至今已有600餘年的曆史。
京師,明成祖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遷都北京,改稱京師,直至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