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1 / 2)

眼看著別人的兒子、女兒的都下了場,就自己兒子兒媳還穩穩當當的坐著,淑妃心裏有點著急,悄悄給兒子、兒媳使眼色。

李慧蓮衝著淑妃笑著點了點頭,然後輕輕戳了丈夫一下,示意他去看淑妃。

文王再不情願,也難違母命,長身而起,“父皇,兒臣也顯醜了。”

文王平時除了花心點愛玩點,也沒別的缺點,再加上嘴巴會哄人,因此,在所有的兒子、女兒裏,除了太子,皇帝最喜歡的就是文王。

見他出來,忙笑道:“五郎,若是不好看,朕可要罰你。”

文王嬉皮笑臉道:“父皇放心,兒臣絕對讓父皇滿意。”

文王雖然讀書不成,但六藝卻都不差,尤其琴彈得不錯,未成親時,便常常於王府裏撫琴,有時還給後院裏的美人伴奏。

就連皇帝偶爾也會招他過來,聽他彈上幾曲。說起來,文王的琴藝在京都也算是排得上名號的。

李慧蓮對於這點早有所了解,她重生後,因為一心想嫁給太子,也曾隨有名的琴師學習過。

不過,受天賦所限,她的琴技隻能是技,未能達到藝的地步,可比之京城內大部分的名門貴女都要好很多,甚至比一些以琴技出名的閨秀,還要出色。

所以,她還是有信心能跟丈夫合奏得上。

且李慧蓮十分肯定,以薑蓁蓁的對於古琴的喜愛和某些固執,她肯定不會在壽宴上,當場演奏。就像薑蓁蓁常說的,琴為心

聲,用以自娛,不為娛人。

文王與李慧蓮雙琴合奏,采用的是一問一答的方式,然後漸漸合成一曲。外行人聽來,兩道琴音一沉穩,一婉約,彼此之間配合無間,隱隱透著纏綿之意。再加上兩人,時不時對視的目光,更是讓這場演奏美的如畫一般。

比如皇帝就有些看住了,等琴曲漸漸歸於寂靜,他才擊案大笑,“好,好,好!”

文王與李慧蓮兩人並肩而立,同時行了一禮。

皇帝撫著胡子,對淑妃笑道:“如此佳兒佳婦,朕的眼力不錯吧。”

之所以有此一說,是因為原本的文王妃,淑妃選的是趙禦史家的三娘子,卻架不住文王喜歡李慧蓮,親自求到承元帝麵前。

承元帝覺得既然兒子喜歡,又是李愛卿家的女兒,雖是庶女,但兒子不介意也沒什麼,於是就同意了文王的請求。

為此,淑妃私底下還埋怨過承元帝,皇帝也因此在愛妃麵前氣虛一段時間。如今看來,這個兒媳婦到也選得不錯。

殿中一片讚揚之聲,李慧蓮略有羞意的微垂了頭,被文王牽回了座位。

太子悄悄撇嘴,跟薑蓁蓁咬耳朵,“可惜了五皇兄的好琴藝,還得將就李扒皮的女兒……”

吐嘈完才反應過來,好像那李慧蓮婚前跟自家卿卿交好……完了,說錯話了。

他小心瞄瞄愛妻的表情,見她似笑非笑的看著自己,慢慢伸手去握她的小手,“卿卿,我錯了。”

薑蓁蓁

噗嗤一笑,也小聲道:“夫君原沒說錯,卻不該在這裏說。”大家都坐在一處,被人聽去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