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戰爭與和平(上)(2 / 3)

不過,經過打探回來的消息來看,慕容傾已經徹底掌握了《三十六計》裏麵的招數了,但是他還是不懂的如何變通,所以才會被龍明雅控製住了。

戰場一共分為了兩部分,然,天翼王朝的主力軍與洛伊塞國的主力軍早已對上,所以另一個戰場可以說是不用理會的。主力軍的戰鬥決定了這場戰爭的勝負。

最明顯的一點,天翼王朝的主力軍的軍兵雖然比洛伊塞國的多了3萬人,但是洛伊塞國是草原國,早已習慣了行軍打戰的方式,並且他們的騎士兵也比天翼王朝強得多,再加上那聰慧的軍師,慕容傾要贏這場戰確實是很難。

天翼王朝11年四月初五晨

洛伊塞國已經接到了消息,今晚慕容傾派了15萬步兵準備偷襲洛伊塞國的背麵的軍營,可是據伊瞳的打探,龍明雅已經猜出了慕容傾是想用瞞天過海的方法,直接從正麵進攻。龍明雅便讓軍隊埋伏在前麵的軍營,而且還是洛伊塞國最有戰鬥力的騎士團加上10萬步兵,恐怕是準備把慕容傾的15萬步兵全部遷滅。

既然如此,伊瞳將計就計,龍明雅準備正麵迎敵,她就把騎士團都引到背麵來!

夜晚,由於大家都準備著戰鬥,所以軍營的後麵警衛很鬆懈,而軍營的後麵正好是放置軍妓的地方,更方便了伊瞳的行動。伊瞳把收集來的黑色布條剪成一條條細小的繩子,偷偷地把幾個火爐都綁在了一起。

後也偷來了幾瓶小壺的酒和幾支箭,抱著包包蹲在了軍妓營旁邊的樹上等候時機了。

沒有人發現她不見了,因為大家都習慣了神出鬼沒的她。利用望遠鏡,她看到了慕容傾的15萬步兵漸漸走近這邊的軍營。連忙收起了望遠鏡,拿起放於旁邊的黑繩,用力一扯,三十多個火爐幾乎同時倒下,後麵的軍營立刻升起了大火,喊救火的軍兵以及逃命的軍妓到處跑,本來井井有條的軍隊一下子變地混亂無比。

把包包塞到了皮襖裏,她用繩子把酒壺綁在了箭上,對準了主帥營射過去,主帥營一瞬間燃燒了起來。把剩下的酒壺和箭都隨便射了出去,然後拿起手機,調到最大聲,把當初洛伊塞國攻打繡陽村時的喊叫聲播放了出來。

果然,眾人都誤以為慕容傾的軍隊當真從軍營的後麵攻過來,全部都連忙衝了過來,在大火之中,不適應火的炎熱的馬也全部不受控製,場麵一片混亂,損失慘重。就算龍明雅衝了出來阻止,這場麵也已經無法控製了。

見龍明雅衝了出來,伊瞳也連忙用打火機點燃了黑繩,迅速地收拾好東西跳下了樹,從樹的背後來到了兩個軍妓營中的其中一個。現在最要緊的,是讓龍明雅不對自己起疑。

但是估計錯誤的是,沒想到所有的軍妓都逃出去了,現在軍妓營裏一個人都沒有,她一個人留在這裏不是很奇怪嗎?但是現在出去更危險啊~

忽然,她發現一個角落上有一大灘血。慢慢地走了過去,立刻怔住了,那是一個婦人,懷中還抱著一個剛出生的已經死亡了的嬰兒。她早就聽聞軍營裏還有一個跟她一樣是“孕婦”的女人,沒想到就是這個人。恐怕是因為這場混戰讓她受到了驚嚇,提前生出了孩子。不過由於是難產,孩子與大人都死了。

“……對不起。”伊瞳輕輕地道了一句,然後把包包埋在了土裏,抱住了死嬰,移開了那死亡的婦人,自己便躺在了血泊上,假裝暈了過去。不管怎樣,現在最要緊的是保住性命,在這場混戰上,要保住性命並且找到慕容傾是很難的事,她絕對不可以輕舉妄動。

天翼王朝11年四月初五晚天翼王朝的軍隊偷襲成功,遷滅了洛伊塞國的2支騎士團和6萬步兵,並且燒毀了10萬擔糧草。

第二天,龍明雅果然對軍妓起疑,但是卻找不出任何證據,而醒過來的伊瞳也因為“失去”了自己的嬰兒而整天哭喃,沒有人懷疑是她放的火。而且大家都認為一個剛剛生完孩子的“孕婦”不可能在短短的時間內放出如此範圍寬廣的大火的。

剩下的軍妓由300人減成了100多人,洛伊塞國忌諱孕婦,所以在生完孩子的3個月內,那個孕婦也不會有任何人敢碰。也就是說,伊瞳隻剩下3個月的時間來逃跑。

天翼王朝11年五月十七日天翼王朝的主力軍再次與洛伊塞國的軍隊對上,可奇怪的是,洛伊塞國的馬幾乎全部都拉肚子拉地半死,結果那天以天翼王朝的勝利來結束,洛伊塞國損失慘重。

天翼王朝11年五月十八日晨

夏天已經來臨,清晨的嫩綠的青草上滿是露水,伊瞳穿著一身破破爛爛的衣裳,抱著一個同樣被破布包著的包包,披頭散發地坐在一個湖邊,抬首昂望著天空。

露水沾濕了她的衣擺,清涼的微風拂過了她的臉頰。在這個一望無際的湖的另一邊,就是慕容傾所在的位置,她到底要在什麼時候才有辦法安全地到達那個地方?到底要到什麼時候,才能見到慕容傾?不知道為什麼,自從來到了這個地方,比起慕容非,她更想念慕容傾,可能是因為慕容傾是自己親手帶大的關係吧。

右手按住了自己的胸口位置,隔著薄薄的衣裳,她可以感覺得到,在那裏麵的玉佩,散發出冷冷的觸感。

“是想要回去天翼王朝了嗎?”後麵忽然傳來了一個溫和的聲音。

伊瞳輕輕一笑,他是一個很聰明的人,發生了這麼多事,他肯定會猜到是她做的:“那你呢?幫助洛伊塞國攻打天翼王朝,是想要報複嗎?”龍明雅,龍姓,潰明國的篩雅,一個名字,表現地如此明顯,這個所謂的軍師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