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曼最終還是沒有答應二妹,她以二妞更適合在商場工作為由拒絕了楊二妹。

二妹也沒再堅持,帶著新招的員工繼續守著老店。

新店開業的這天,楊曼自己準備了花籃和禮花筒,雅致的門牌是專門定製的,光是這個燈線字體門牌就花了幾百塊錢。

裝修這個兩百平的店鋪一共花了兩萬,這已經是一筆天文數字了,要知道當時老店開張,就花了幾十塊的材料費,人工則一分錢都沒花,所有工作都是餘富自己做的。

但是效果也顯而易見,楊曼的新店不說在商場裏是最耀眼的存在,就是在整個惠市,都找不出比這裏裝修更加漂亮的服裝店了。

許二妞忘情地在服裝店走來走去,明亮溫馨的裝修不禁讓她陷入了幻想,“要是以後我有個房子,也要這麼裝修。”

楊曼笑道:“房子肯定會有的,今年我會給你們漲工資,不過裝修不能這麼裝,這種風格裝在店麵裏合適,裝家裏就會格格不入了。”

許二妞還是笑,“可我覺得這已經是我見過的最漂亮的房子了。”

這話讓楊曼想起了柳青青的家,她的家才是楊曼在這裏見過的最漂亮的房子,這樣一想,楊曼有點想在城裏買房了,她以後要經常住在這邊,沒有房子確實不方便,但目前她買不了,沒錢買也沒精力裝修。

新店開業,楊曼幾乎不用過多的主動去宣傳,但凡是來商場的顧客們就沒有不被他們漂亮的門店吸引進去的,裏麵的衣服也是楊曼精心挑選的款式,一開張生意就十分火爆,許二妞帶過來的兩個員工還忙不過來,又從老店調了一個過來。

老店的服裝利潤在百分之八十的樣子,新店的利潤翻了幾倍,七八塊錢的拿貨價,楊曼敢賣二三十,關鍵是願意買單的人更多,會選擇來商場買衣服的人本就有這個消費能力,環境也決定了服裝的附加價值,如果在這樣的大商場,這樣漂亮的裝修環境中的衣服隻賣十來塊錢,那顧客就會懷疑服裝的價值。

開業第一天的營業額就突破了兩千塊。

之後更是迅速打開了名聲,成了商場業績第一的女裝店鋪,薔薇女裝一戰成名,店鋪幾乎每天都會人滿為患,先後又招了兩名導購。

楊曼還為這些導購專門租了房子當做員工房,給導購們提供統一的服裝。

有老店的經驗,楊曼想過新店的生意不會太差,但也沒想過會好到這種程度,她趁熱打鐵,在城市的另外一邊的商場也租了一個門店,照著老店裝修。

等到夏天到來,寧寧已經可以自己坐了。

薔薇女裝的分店也已經順利開張,兩個服裝店一天的收入都超過兩千塊錢,給了楊曼非常大的底氣,在寧寧的小屁股再一次因為尿布的不衛生而起了小疹子的時候,楊曼終於下定決心要做尿不濕了。

她看上了一家瀕臨倒閉的服裝廠,這家工廠的服裝生產設備她暫時用不上,但是等尿不濕廠開起來了,下一步,她就要開始做自己的服裝品牌。

餘富已經不再守服裝店了,楊曼成立了一個公司,將三家店串在一起,統一管理,餘富就成了公司的總經理。

但公司目前除了導購,也隻有他們倆。楊曼本想給家裏裝一部電話,方便跟外界聯係,軍隊的電話是軍用的,不能隨便使用,其他時間要想打電話,得去郵政局排隊。

牽電話線不便宜,楊曼打聽了一下,要兩千多塊錢,才能裝上一部座機。

而這個時候,廣城的房子也才兩三千塊錢一套。

家裏裝電話貴,在店裏裝一部要便宜不少,八百塊的電話錢,五百塊的入網費,楊曼忍痛裝了,果然方便很多,進貨給廠家打電話,直接在店裏就能聯係。

楊曼想收購那家服裝廠,派餘富去跟人談判。

惠市的工業發展完全比不上廣城,這邊的工廠幾乎都是國營廠,自從計劃經濟變成市場經濟以後,這邊的國營體係慢慢地被來自廣城更加便宜質量好的商品給衝垮了,數家工廠都瀕臨倒閉。

餘富對接工作很快就有了進展,國營廠那邊是苟延殘喘,很痛快地開了價,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