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大宅子(1 / 2)

蘇明貞鳳冠霞帔蒙了蓋頭坐在轎子裏,顛了半天,苦不堪言。轎廂內密不透風,她偷偷挑開蓋頭,四下張望隻見一片大紅,本想趁機參觀一下古時街上的風景,看來已是無望。

蘇明貞從書上看過封建時期的描寫,夫家若是豪門大戶,女人嫁進去再想隨隨便便出門閑逛,機會是少之又少的。俗語有雲一入侯門深似海,更何況是國公府邸,蘇明貞失望地放下蓋頭,打算趁早息了不切實際的念頭,養精蓄銳,順便籌劃一下將來的日子該如何過。

蘇明貞安慰自己,至少是嫁掉了,似乎將來生活還能衣食無憂,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她還有什麼不知足的?但願夫君好應付,家人易相處,那樣的話讓她一輩子窩在豪門當米蟲也不是不可以。

喜婆並隨侍的兩個丫鬟都是盡職盡責的人,花轎抬進國公府,接下來一係列禮儀,都有她們張羅指點,蘇明貞隻用按照她們說的一一去做,蒙著蓋頭被牽著走就萬事大吉。

整個婚禮儀式,蘇明貞隻能看到自己腳下巴掌大一塊地。從下轎,穿過重重大門,到婚禮喜堂,她偷偷估算走了不下一二百米,這趙家果然是豪門大戶。蘇明貞很慶幸這個時代女人還不流行裹小腳,否則單隻走這一趟,換成個孱弱少女罩著一身沉重禮服,肯定吃不消。

不過頭上的鳳冠分量十足,真材實料黃金珠寶,經路上轎子顛簸,到現在蘇明貞頂了快一個時辰,脖子酸痛難耐。她暗自尋思,不親身體會不知道古代婚禮的豪華氣派都是繁冗堆砌,其實當新娘竟是純體力活。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送入洞房。

蘇明貞在喜堂上打了個轉,隻看見了與她對拜的新郎的一雙鞋子,就又被人引著送去了洞房。蘇明貞注意到洞房所在與喜堂並不是一處院子,從喜堂出來經過一條夾道,跨入另一座院子,繞過一道影壁,路過一方池塘,穿廳轉了一下,這才折入正房。

一路出入都有下人們排列在兩旁,大聲恭賀著吉祥的話,直到進入正房,轉入臥室內,新娘在喜床上坐定,四下才漸漸安靜。

新房之內有兩位媳婦子並四個丫鬟陪著,其中一名媳婦子和兩個丫鬟是蘇家陪嫁。

蘇明貞靜靜坐在床上不敢亂動,其實脖子酸痛,很想斜倚歪靠或是撩開蓋頭透透氣。但是她知道古時婚禮有講究,新娘子的蓋頭要等新郎親自掀開否則視為不吉利,自己最好不要亂動,盡量維持儀容。於是她一再告誡自己先忍一忍,別讓人挑了錯處,就當是去美容院燙頭發,吃得一時苦,給婆家留下個好印象,將來日子才好混。

蘇家陪嫁的張嬤嬤是圓滑精明的人,三言兩語一番客套已經與趙家的幾個下人們搞好了關係。張嬤嬤怕自家小姐幹坐著胡思亂想,就與一旁的媳婦子隨意閑聊,為小姐解悶。

“大貴嫂子,你可別笑話我沒見過世麵,國公府裏真的好大啊。從進了大門,到二門落了轎,走到喜堂,就經過好幾重院子,這會兒又將新娘送到這院子裏,繞來繞去,都將我繞暈了。”張嬤嬤感歎了一句。

大貴嫂子是個隨和健談的人,聽張嬤嬤言語客氣流露羨慕的樣子,她身為國公府裏的家生子自覺麵上有光,笑著答道:“咱們這國公府占了幽州城裏近百畝地,你們今天瞧見的隻是很小一部分。”

張嬤嬤驚訝道:“啊,隻是一小部分?”

“我可不是吹牛,改日咱們伴著三少奶奶一起逛逛,光是後邊大花園沒一整天都走不下來呢。前麵三路正宅院子套院子,若是新來的沒人帶著準要走迷糊。”大貴嫂子答道,“三少爺是嫡親少爺,娶正妻走中路開大門,在榮恩殿內設喜堂。若是庶出旁支的少爺就沒這麼大排場了。剛才你們進了大門,又進儀門和內儀門,經兩重院子才到榮恩殿,婚禮宴席都擺在中路那邊頭幾進院子裏。而三少爺住在府內西路第一進主仆套院,也就是咱們現在所處的院子,新房自然是設在這院子的正房內。中路那些個院子隻有逢年過節婚喪禮慶才會用,平時空著打掃維護。其實光是東西兩路隨便一處主仆套院,就頂得上尋常富戶一座宅子大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