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V第一章,期待大家繼續支持。每晚8點半準時更新。
——————————————————
兩日一晃而過,蘇明貞這邊也已準備妥當。趙家三少爺趙思瑢,攜新婚妻子蘇氏,由一眾仆人陪伴著,離開國公府,向著幽州城外西郊的大柳樹莊而去。
趙思瑢和蘇明貞坐一輛豪華的馬車,車廂內相當寬敞,左右兩排座位足夠坐四人,中間還能設桌案擺茶水點心。春花與辛蔚陪在車裏支應。
其餘一等二等的丫鬟們坐了隨後的一輛普通馬車,大少爺院子裏那個通房丫頭桂花就在這車上。三四等丫鬟與管家娘子們坐第三輛馬車。最後一輛馬車比較小,坐的是孫大夫和他的徒弟曲平,車裏還放了些名貴的藥材。
管家中藍山身份最高,他與隨行的護衛們都是騎了高頭大馬。別的管家小廝跟班就隻有步行,跟在馬車左近。另外還有一輛專門拉貨的板車,放了幾箱大柳樹莊上沒有的精致吃用之物。馬車和板車都有府裏專職車夫趕著,在官道上走得又快又穩。
今日天氣雖然晴好,卻也有些悶熱。
蘇明貞讓辛蔚將車窗敞開,利於通風散熱,也可以順便看看街上的風景。
趙思瑢的目光被街上的繁華熱鬧吸引,腦袋就貼在窗口,隻顧著向外看。蘇明貞隻好從另一側窗子看向外邊,又要維持著淑女的風度,不可能像趙思瑢一樣貼著窗口,所以也就是有一搭沒一搭匆匆瞥幾眼。
蘇明貞出嫁和回門的時候都沒顧上看街景,這次看的比前兩次出門真切一些。
古香古色的街道兩旁,各色店鋪應有盡有,不是年節,城內的街市卻也熱熱鬧鬧,可見幽州城不愧為北方富庶寶地。尤其自從北方的靺鞨部稱臣納貢之後,北疆邊境多個關口都開放了兩國貿易,允許客商往來,幽州城正是南北交通咽喉要道,樞紐之所在。所以商客雲集,處處生意興隆。
蘇明貞等人是一早請了安吃了飯才出的門,多數生意人都是這個時辰前後開張,小本攤位販賣批發鄉下雜貨的更是天不亮就進城,天大亮的時候東西已是賣出大半。街上行走的以男人為主,若有婦女也是年紀稍長已婚打扮,挎著籃子采買籌備家常日用,個個麵上喜氣洋洋。
蘇明貞看到這等景象,禁不住想起了清明上河圖中描繪的熱鬧場景。商業發達,說明社會生產力高,分工更細,百姓有大量剩餘的出產可以用來交換,而且國家強盛安定。在這樣的環境中,雖然遠不及現代化的城市生活方便優越,卻也比戰亂紛爭百姓惶恐的時代要好許多,蘇明貞又幸運的成為了國公府的嫡夫人,自認為以後幸福指數應該不低。
這樣想著,蘇明貞欣然微笑。
蘇明貞此時想不到自己的心境竟然會與雪晴有很多相似之處。
八年前齊王叛亂在大周西南部,雖然沒有波及到北方的幽州,卻讓全國百姓們著實慌亂了一陣子。靺鞨部也趁機蠢蠢欲動,幾次小股進犯,幸好當時守衛北疆的將領冷超雲臨敵不亂寸土不讓,衝殺在前浴血奮戰,將靺鞨部來犯盡數消滅。靺鞨人見討不得好處,隻好抬出個替死鬼向大周請罪,這才作罷。
那會兒幽州城的城門開的晚關的早盤查甚嚴,唯恐靺鞨部有不軌的奸細混入作亂。北方貨源暫時阻斷,西南方又因戰亂少有客商過來,許多店鋪都不得不關張歇業。
雪晴記得八年前他從京城一路被押送到幽州,所經大城小鎮都比現在蕭條。路上最多的是探親退役的兵丁,這些人身上傷殘的不少。還有就是原本從西南逃難來北方的平民百姓,知道齊王被誅,這才陸續集結在一起大批返鄉。
往往一場戰亂,能改變許多人的命運。小戶百姓因戰火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家園淪落成無地的流民乞丐,逃去別的城鎮打零工辛苦維生;征兵入伍的男子很可能就死在沙場埋骨異鄉永遠與妻兒分離;大戶人家田地無人耕種,生意經營困難,開銷又大,日子也不好過。
官宦和貴族更是惶恐不安。齊王造反蓄謀已久,封地上如果不肯一同起事的早就被連根剪除。朝中與齊王沾親帶故的在齊王事敗後,又紛紛受到牽連。因此丟官抄家,株連親族的比比皆是。樹倒猢猻散,多少大戶依附的貴族豪門一夕間倒台,於是又影響到這些大戶之下更多普通百姓的生活。
一係列的動亂不安直到齊王被誅後兩三年才漸漸消弭,社會秩序步入正軌。
相對於西南那邊的損失,未經戰禍的北方元氣恢複更快一些,這也是最近兩三年間才好轉。西南方原本占大周六分之一國土的齊王封地內,據說到現在隻是稍稍有些起色而已,齊王餘黨時常還會有些小動作,一直都未徹底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