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1 / 3)

薑玉春手搭在王姨娘的脈上,卻發現王姨娘根本不是滑脈,而是氣血淤滯,是明顯陰虛的症狀,說白了就是的內分泌失調。薑玉春又細瞧她的麵上,縱使厚厚的粉也掩蓋不住明顯的痘痕。

薑玉春收回了手,狀似無意地問道:“怎麼瞧著你臉色不太好?”王秋華一凜,忙堆起笑臉回道:“過年時候吃多了油膩,有些不消化。”薑玉春笑了笑,又問她道:“聽說你家裏還有個弟弟?”王秋華點頭笑道:“可不是,是我一母同胞的兄弟。”薑玉春問道:“你後頭那個娘對他可好?”王秋華忙說:“起初也是看不順眼,奈何她自己又生不出兒子來,也不敢對我弟弟怎樣,畢竟將來還指望我弟弟給養老呢。”薑玉春笑道:“那到也是,況且還有你這個姐姐在呢。”王秋華歎了口氣:“先頭我在家裏的時候,她看我很不順眼,成日打罵,後來我直到來到府裏,後娘這才消停,反而對我巴結起來。”

薑玉春笑了笑,端起了茶來吃,王秋華起身笑道:“婢妾這就回去了,二奶奶好好休養吧。”薑玉春點點頭:“聽說二爺今天要請教養嬤嬤來?”王秋華麵上一黯,有些羞愧的神色:“二爺說婢妾也是不懂規矩的,教導不了雪雁妹妹。”薑玉春點了點頭,王秋華垂手退下了。

待王秋華一走,郭嬤嬤上前問道:“我瞧她神情懨懨的,倒像是有身孕的樣子。”薑玉春雖然心知肚明王秋華的情況,但她卻不能說出來,畢竟原來的薑玉春是不懂醫術的。薑玉春想了想,半晌才說:“她吃了兩三年的那種藥,哪裏可能一停藥就懷上的,怕是別的病吧?”郭嬤嬤一想也是這個理,卻依舊不放心,說還是叫大夫看看才行。薑玉春說:“她自己瞞著,我們也不好就這樣幫她請大夫,隨她去罷。倒是我這兩天總躺著膩歪,想看些書解解悶,若是有關於醫術的書找兩本給我瞧瞧。”

郭嬤嬤想了半天才說:“家裏好像沒有醫書,等我吩咐留山,讓他跟二爺出門的時候順路去書局買上幾本醫書回來。”薑玉春點點頭,便翻身睡下了。

到了明日,留山果然送來兩摞子醫書,郭嬤嬤笑道:“買上幾本就是了,作甚麼買這麼多?”留山笑道:“這哪是我買的,二爺聽說二奶奶想看醫書,便去書局把人家那的曆代醫書典藏都買盡了,什麼針灸、藥材、脈象、方子之類的都有。”郭嬤嬤樂嗬嗬的指揮著小丫頭將書都抱進來給薑玉春過目,薑玉春翻了翻,留下了幾本後世早已失傳的醫書,其他的叫郭嬤嬤放在隔壁的書房裏。

且說薑玉春每日靠看醫書打發時間,李嫣紅每日風風火火跑來跑去,各處查證薑玉春摔倒那日所有下人的行蹤。周天海果然請來一個嚴厲的嬤嬤,姓王,之前在一京官家裏做教養嬤嬤,現在人老了,求了主子恩典,回了揚州老家。周天海聽說了,便將王嬤嬤請了回來。

王嬤嬤到府上先來給薑玉春請安,薑玉春瞧王嬤嬤人極爽利,說話做事很有分寸,心裏十分滿意,便指著一個椅子請她坐。王嬤嬤告了罪,卻沒坐椅子,隻斜著身坐在一小凳上,嘴裏笑道:“我瞅著二奶奶麵善,好像是在哪裏見過。”郭嬤嬤在一旁笑道:“二奶奶的娘舅家在京城,十來歲時去那裏住過一年,許是那時候見過。”王嬤嬤欠身笑道:“敢問二奶奶的娘舅是哪位大人?”郭嬤嬤道:“是大理寺少卿謝大人。”王嬤嬤握著嘴笑道:“怪道看著二奶奶眼熟,這可就是了。我之前在刑部的王大人家做小姐的管教嬤嬤,二奶奶小時候經常同她表姐來王大人府上玩的。二奶奶可還記得,我們家小姐小名紅玉。”

薑玉春細細想了一回,倒是隱約記得這回事,便笑著問道:“紅玉姐姐可還好?”王嬤嬤笑道:“前年嫁給內閣學士張大人的公子了,去年剛生了一個兒子。”薑玉春頷首笑道:“紅玉姐姐是個有福的。”郭嬤嬤在一邊笑道:“可是那個經常穿一身紅的小姐?她以前來舅老爺府上做客的時候我也見過幾回,我那時就說她好相貌,是個有福的,可見我沒說錯。”

兩個嬤嬤敘了一回舊,言語上也親熱起來了,杜媽媽在一邊笑道:“隔了這麼多年千裏迢迢的又在揚州碰到一起了,可真是緣分。”郭嬤嬤也笑道:“都是一家人,老姐姐也別和我們外道,把這當家裏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