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裏住著一個老和尚!
老和尚法號千藏,人稱千藏法師,是青寧寺的住持。
青寧寺是青雲山上的一座小寺,大概是地處偏僻的緣故,寺裏終年香火冷清,假若不是每日清早的那幾聲鍾響,恐怕人們早已忘記了他的存在。
青寧寺,原本叫做青寧廟,是一座道廟。十年前千藏法師來的時候小廟早已荒廢了很久,廟內破敗不堪,最後一任的道長臨走時帶走了廟裏僅有的一尊武廟像。令人不解的是千藏法師不僅自掏腰包修繕了院房,還在鎮上托人打了一尊鍍銅的文殊菩薩像,並重新刻了一塊牌匾,青寧寺。
無非是換一個字,寺跟廟也並沒有什麼分別,大概是因為這個原因,寺內的香火也一如既往,看得出千藏法師也並不是很在意,因為這一過就是十年。
青雲山下是青雲鎮,燕國邊境的一個小鎮,因此地盛產青雲杉而得名。而青雲杉是遮天大陸製作弓弩最好的木材。雖說是個邊境的小鎮,但絲毫與荒涼不沾邊。鎮中心是個不大不小的集市。。青石路貫穿其中,路兩邊是一家挨一家的商店,時常會有一隊穿著盔甲的士兵在鎮上巡邏,燕國在這邊駐紮了三個師團,著實讓這個小鎮熱鬧了不少。
天剛蒙蒙亮,遠處東方升起一抹淡淡的魚肚白色,隱約的看見一個和尚挑著兩個木桶,後麵跟著一道瘦小的身影。
“賣豆腐嘍,賣豆腐嘍。!一道清脆的聲音在清晨的集市上傳開!人們似乎習慣了這大清早的吆喝,笑著看著他們。“和尚來兩塊豆腐,裁縫店的老板叫道。
“好嘞!老和尚拿起一雲片葉熟練的在木桶裏抓起兩塊豆腐包好,遞給身旁的少年,少年便抓起豆腐包便一路小跑送了過去。
“累了嗎?老和尚笑著看著迎麵跑來的少年。
少年身高隻到他的腰部,他仰著頭。不濃的眉毛配著一雙清澈明亮的的眼睛,線條好看的輪廓,身體看上去顯得有些瘦弱,臉色蒼白,發鬢處汗跡隱現。
看著老人慈祥的眼神,少年堅定的搖了搖頭。“爺爺,我不累。我已經長大了。等我們賣完這些豆腐,就可以回家了。老人笑著抬起頭“。好好,回家給你做好吃的。挑起木桶。不經意間兩滴淚水卻悄悄的被他用衣袖抹去。
這一年千山十歲,在青寧寺跟爺爺相依為命。由於寺內的香火一直很冷清,所以不得不靠賣豆腐來維持生計。
從記事起千山就沒有見過爹娘,他也從沒有問起過。不知為什麼,每次想起這個問題,總是有種莫名的恐懼,他不敢開口問起,他怕一開口便沒了希望,隻是有時會看著集市上玩鬧的孩子發呆。老人何嚐沒有發現千山的落寞,每次看到他隻是歎息著拿起煙槍狠狠的吸一口,也不說話,隻是狠狠的吸著。
對於一個雨水不多的小鎮,下雨天就是千山最期待的日子。晚上就聽見窗外淅瀝的雨聲,一大早千山便自告奮勇的央求爺爺要去洗木桶,老人無奈的笑著答應了,吩咐要早點回來。
青寧寺的後麵便是青雲杉林,那高達幾十丈的雲杉是邊境最好的天然屏障。千山平時就在這片林子裏玩耍,這裏是他自己的樂園,無人打擾。
林間有一股溪流。不知道他從何流來,也不知道他流向何處。隻知道這溪水一年四季從未斷過,青寧寺的豆腐就是用的這股溪水,做出來的豆腐天然的鮮嫩,而且帶著一股清香。這也使得青寧寺的豆腐從來都是供不應求,但千藏法師一天隻做兩筒豆腐,十年如一日。
下了一晚上的雨,林間的空氣變的格外清新。千山提著兩個大木桶,踩著地上厚厚一層的雲杉葉,歡雀的跑向小溪,歡呼一聲,迅速脫掉衣服,一下子跳入清澈的溪水中。,不由得渾身舒服的打了個冷顫。
就在這時,忽然從山林深處傳來微弱的聲音,那聲音似乎要被風吹散,正好落入耳邊。這是什麼聲音?似乎是什麼動物的叫聲。千山腳步一頓,怔了一下後又仔細聽了聽。
“喵唔.
千山沿著小溪往前走了幾步,忽然又停了下來,爺爺曾再三警告過,這青雲杉林不可深入,山脈中太危險,裏麵是一個未知的世界。從來沒有人進入過這片深林。即使是軍方一些砍伐也隻是在一些外圍進行。許多年前一位新上任的軍團長不顧勸阻帶領一隊精英士兵,去山脈深處探查,結果沒有一人能夠出來,直到現在再無人敢深入這片雲杉林。